枪手在行动:南方周末记者卧底2012高考河南替考组织

6月7日,2012年高考第一天,河南大学大一学生王尧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坐在2012河南高考的语文考场上。河南省郑州、开封等地多所高校的师生构成了一张严密的替考网络。

责任编辑:杨继斌 曹筠武 实习生 谢雪

进入五月份,各种招聘替考的广告就出现在河南省的大学校园里,待遇、安全两项,被重点强调。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河南省郑州、开封等地多所高校的师生构成了一张严密的替考网络。这个网络从2011年9月份开始物色“合格”“枪手”,并于2012年6月6日这一天,将大学生“枪手”送往开封、商丘、周口等地的雇主手里。

拿着雇主的身份证和准考证直接进场替考,被称作“硬考”。而通过伪造证件,瞒过监考老师审查进行替考则被称为“软考”。

准考证、身份证,都不是王尧本人的。而6月7日星期四,2012年高考第一天,就在读者阅读这篇报道之时,河南大学大一学生王尧将拿着这些凭证,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坐在2012河南高考的语文考场上。

高他一年级的数位同学也与他一样,正在商丘、周口、杞县等地高考考场参加替考。据南方周末记者初步了解,考前一天,在河南大学至少有五名大学生已经乘坐“接考车”,前往事前约定的高考地点。

他们是高考“枪手”。

6月7日,是全国高考第一日,915万考生迎来了决定命运的时刻。王尧和伙伴们也要再次走上考场,不过这次他们是为别人而战。在拿到试卷后,他们会仔细地写下雇主的名字。

南方周末记者近一个月的追踪发现,河南省郑州、开封等地多所高校的师生构成了一张隐秘的替考网络。这个网络从2011年9月份开始物色“合格”“枪手”,并于2012年6月6日这一天,将大学生“枪手”送往开封、商丘、周口等多地。据南方周末记者初步掌握,考前一天,仅河南大学某学院的一个年级就有7名大学生已经乘坐“接考车”,前往替考地点。

接“枪”

2012年6月6日早上,开封的天气灰蒙蒙的。吕鹏起来得很早,王尧知道杞县那边接吕鹏的车已经到了,作为枪手也只有在当天才知道自己的雇主。

在王尧去吃早饭的同时,同年级的张松接到了两通来自中介的电话,内容都是一样的——要接他去考场,一个在兰考,一个在杞县。这让他慌了神。——此前,他收下了两家中介的定金,没想两家中介的雇主居然在同一个县里。张松想到了生病,只有躺在医院里,他才能对应下来的中介瞒过去。最后中介调整他去了杞县。

6月6日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天,全国的考点都会安排考生看考场。王尧也在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5)


回复

2014-06-19

一直以来,《南方周末》致力于揭露广东周边省份的黒幕,如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现在,终于扩大到河南了,有进步!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丈八的灯台可以照照自己,揭露一下广东的黒幕。

回复

2012-06-10

高考时间说替考是做的功课还是没什么写的了?

回复

2012-06-07

貌似好几年前就有这事,跟土匪举报有人打劫,有用吗

回复

2012-06-07

貌似好几年前就有这事,跟土匪举报有人打劫,有用吗

回复

2012-06-07

貌似好几年前就有这事,跟土匪举报有人打劫,有用吗

回复

2012-06-07

貌似好几年前就有这事,跟土匪举报有人打劫,有用吗

回复

2012-06-07

我只想对你说两字:你妹~~~~~~~~~~

2012-06-07

河南人 窝里斗 咱外省人 就看看得了

回复

2012-06-07

南方周末记者是个刁丝阿,一定要严查严办!

回复

2012-06-07

如果可以,全国真正公平的考一次试试,就知道河南考生有多难了。

回复

2012-06-07

至少,揭露出来就是进步

回复

2012-06-07

高考都这样了,大学里考证同样存在很多很多的枪手。

回复

2012-06-07

南方周末的记者和编辑们,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报道这个新闻的目的在于什么?????在于黑一所大学?还是在于曝光这种现象?我在此对于你们的切入点感到失望。

回复

2012-06-07

“枪手”一案拿河南开刀,其意不言自明、、、

2012-06-07

无所谓了,北京考生、上海考生,人家生的地方好! 有钱有权的,人家拼的起爹,咱没权没钱,没有机会去创造机会,如果把老子创造的机会都没收了,把老子不当人看,什么都可以干,光脚不怕穿鞋的!

回复

2012-06-07

唉!可怜了没钱没势的人啊

回复

2012-06-07

作为记者,写这样的报道当然可以,但字里行间却让人感觉有夸张事实之嫌。全国那么多高校,几乎没有哪个学校无此类事情,为何偏以处于百年华诞之际的河大为调查对象?!而且,既为卧底,为何不在事前努力阻止,却于事后富有成就感的写文章揭露?眼睁睁看着那些学生步入歧途,这种行为一样令人鄙视!.

回复

2012-06-07

作为记者,写这样的报道当然可以,但字里行间却让人感觉有夸张事实之嫌。全国那么多高校,几乎没有哪个学校无此类事情,为何偏以处于百年华诞之际的河大为调查对象?!而且,既为卧底,为何不在事前努力阻止,却于事后富有成就感的写文章揭露?眼睁睁看着那些学生步入歧途,这种行为一样令人鄙视!.

回复

2012-06-07

至少,揭露出来就是某种进步

回复

2012-06-07

内地整个社会都是明摆的权钱交易啦,上梁不正下梁歪..........

2012-06-07

即使进入好的大学又能怎样,人生这份考卷已经不合格!!! 无论理由怎么样,对于这些人都要严惩,特别是政府里操作的官员!!!

回复

2012-06-07

至少,揭露出来就是某种进步

回复

2012-06-07

教育資源不均才是最大問題-------河南省本科录取率仍维持在三成,能够上到一本的考生不到5%,可以上985、211院校的学生只有2%------------全國統考統招才對全國納稅人的子女更公平,美國也有SAT之類啦,且全球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