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探索】是什么让我们遗忘?

尽管“遗忘”可能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但究竟我们是怎么忘记的,导致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细胞机制、大脑回路,却一直鲜为人知。而心理学家正在逐渐揭开遗忘的秘密。

忘性大也许不是什么坏事。遗忘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反而是大脑积极主动的行为。在某领域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人反而可能是因为忘性太差了!

我们总是认为记忆是保留诸如“我是谁”一类重大信息的方法,但却很少想到遗忘对于身心健康的意义,无论我们忘记的是那些不堪回首的陈年旧事还是每日无足轻重的鸡毛蒜皮。

尽管“遗忘”可能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但究竟我们是怎么忘记的,导致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细胞机制、大脑回路,却一直鲜为人知。《每日科学》(ScienceDaily)近日报道,心理学家正在逐渐揭开遗忘的秘密。

(salon.com/图)

遗忘,一个主动的过程

2012年5月10日《神经元》(Neur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解开了谜题。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佛罗里达分部的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真水无香
回复

真水无香

2012-07-24

科学

回复

2012-07-24

自闭造就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多善于无义,都是婊子。难道是自闭造就的婊子

cr67df
回复

cr67df

2012-06-28

科学的东西是来不得半点假的。。。。。

回复

2012-06-22

人类

回复

2012-06-03

确实

回复

2012-06-02

喜欢,好文章多多益善!

回复

2012-06-01

选择性遗忘和记忆!好文章!

回复

2012-06-01

遗忘与记忆是相辅相成的?

回复

2012-05-31

记忆是有选择的!

回复

2012-05-31

既然生物体进化出了“主动遗忘机制”,那肯定是有益的改变。“不主动遗忘”有很好的一面,但会产生什么代价呢??在开发“阻断遗忘”药物之前,一定要先解决这个问题。

回复

2012-05-31

我喜欢的东西!

回复

2012-05-31

我是属于那种忘性好的人原来。哪一类的记忆对我而言有重大意义?我的遗忘机制底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