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课记:“吃货”的青春

不知道“吃货”是否和曾经长久积累的匮乏缺亏相关,而沉淀成了基因记忆,但知道“吃”,有时候是乡愁、欲望、温暖、安慰的全部。只有把所有这么多重的含义都联系在一起,才有助于更多地理解“吃货”一代。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周鑫

(何籽/图)

2011年秋季学期,加了一门新课,开新浪微博,领到四个专业381名大二学生的名单。

这篇《上课记》写得慢,和过去的五篇相比,材料太多又散乱,很多不能使用,很多细节源于友谊和信任,只适于永久保留在我和他们之间。越切近地相互认识,越觉得陷在其中,感情起伏复杂。很多名字有意隐去,是听了同学的意见,不能为了真实性让他们有丝毫的不自在。

——题记

生命感

别人喊90后“脑残”,而他们自称“孩纸们”,这两个字给我的直觉是:孱弱像纸,一捅就破。每次去上课,跟随他们浩浩荡荡,涌满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的道路。习惯了到教室门口停顿一下,里面电风扇轰轰轰当头疯转,每次进门都忍不住想“磨刀霍霍向少年”。

少年们这时候在干吗,一进教室最先见到的场景是吃零食,前几年没这么明显。一个女生告诉我:老师,到了我们90后,每隔两年就是又一代。这么说他们是最被催命的一代。按两年一代算,从美国人何伟写《江城》到今天,大学生已经天翻地覆了六七代,眼前的正是“吃货”一代。

曾经带着偏见,以为“蛀书虫”总比“吃货”听起来更舒服更积极向上吧,“吃货”相当于最后的投降,退回动物本能。看看中国的大中小各级学校已经成了垃圾食品集散地,害人和被害的“共荣圈”。

真想问他们,能不能稍稍“高尚”一点,不要自称“吃货”吧,直到有同学在微博私信里告诉我:“老师,告诉您我为什么是吃货:除了好吃的真的美味,现在我愈发觉得,什么都不可靠,人心更不可靠,只有吃到肚里的东西才可靠——但现在吃的也不可靠了——呵呵。”这话在一瞬间帮我找到了我和“吃货”们之间的共同点。

饥饿让人吃东西,空虚也让人吃东西,这些小生命是需要“经过”吃的过程,得以获得饱满充实的质感,比起其他,只有“吃”这个最本能的行为使他感到生命的安全可控,由“吃饱”获得自己的最后藏身处。

开学没几天就是教师节,收到一件可爱的礼物:写有“生于九零年代”的搪瓷水杯。很怀旧的款式,他们用班费买的。我回送他们一本三联版的《七十年代》。

和我上大学时候相比,现在的“吃货”们更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教室一角,几个同学议论军训。一个女生认为军训很好,她的集体意识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9)


郝宇乐
回复

郝宇乐

2014-10-05

请问吃货是精神的寄托吗?还是人生的价值。

回复

2013-10-04

初四的午间读物,南方周末,再次读到这篇文章,久违的熟悉的欣喜感

回复

2013-05-24

我的大学~~

回复

2013-04-27

吃”,有时候是乡愁、欲望、温暖、安慰的全部

回复

2013-03-21

确实好文章 立足于学生生活 晓大理于小节

回复

2013-03-20

2011年上课记:“吃货”的青春.

回复

2013-01-21

“生活需要填充物,过去是12年的学习考试,现在是吃东西,明天可能是报名考各种证书。不然,没什么能证明他这条生命还存在着,这么多年的教育制度训练了这个庞大的群体,条件反射般的言不由衷者,表面百依百顺唯唯诺诺的背后,也许包藏着一个随时可能塌掉的内心,一批一批在深夜的黑咕隆咚里啃苹果的孩纸们。”

回复

2013-01-17

吃着更让人踏实~~

回复

2013-01-14

看了这文章,有点理解"吃货"一代了。

回复

2012-11-02

回复

2012-09-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态

回复

2012-09-01

真心佩服这个老师 我们是90的一代 我也是一个吃货 但是我自己也一直没有像清楚唯啥愿意吃 也许真的是太迷茫了吧

回复

2012-08-10

尹泽淞说,新生问他:学长我很迷茫啊。 尹说:我都大三了,我还迷茫呢。 迷茫和“吃货”都是高校里的常态,是走向不迷茫和坚定的必然准备期。

回复

2012-08-06

老师眼里的吃货学生~

回复

2012-08-04

吃货和迷茫是高校里的常态!

回复

2012-07-26

坚持看完还是觉得很不错的。

回复

2012-07-16

吃货,

回复

2012-06-25

有点灰心和无奈! 不过,一、这让自己更加的坚持自己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二、这让自己更加的珍惜自己在大学中结下的友谊。

回复

2012-06-23

想想,哈哈 也确实搞笑

回复

2012-06-22

迷茫和“吃货”都是高校里的常态,是走向不迷茫和坚定的必然准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