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谈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竞标:又一个最大
83岁的弗兰克·盖里已经为中国美术馆新馆的项目工作了一年多,他显然非常在意这次竞标。对于作品招标成功后可能面临的争议,盖里说:“一开始看起来奇怪的东西也会带来新的讨论。”
责任编辑:袁蕾 徐词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周鑫 何歆
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已经久违了国际明星建筑师和大型标志性公共建筑。不久的将来,在“鸟巢”和中国科学技术馆之间,一座新的公共建筑又要破土动工——建筑面积接近13万平方米的中国美术馆新馆。
设计方案的国际竞赛日前已进入最后一轮竞标的评标阶段。等待揭晓的四位国际著名建筑师是美国的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英国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法国的让·努维尔(Jean Nouvel)和加拿大的莫瑟·萨夫迪(Moshe Safdie)。他们中的前3位都获得过有“建筑界的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四位建筑师当中,在美术馆设计上有着最漂亮业绩的当然是弗兰克·盖里。1997年他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建成揭幕,使毕尔巴鄂这个因原有产业衰微而变得奄奄一息的西班牙北部小城,几乎在一夜间成为世界游客尤其是艺术爱好者不可错失的旅行目的地。
当年参加竞赛的设计方案只用了30天时间,盖里胜过了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和奥地利建筑师沃尔夫·普利克斯。中国美术馆新馆的这次设计竞赛对他来说不是一般的漫长,83岁的盖里为这个项目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他显然非常在意这次竞标。2012年2月,他同美国副总统一起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3月他再次来到北京,尽管竞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