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法院才是最好的“第三方”

法院出了问题,应该从法院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再成立一个“调解委”。在医疗纠纷中,“私了”是很盛行的,而“私了”的特点就是不问是非,不讲法不讲理,而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正是“医闹”产生的最佳土壤。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近来随着“伤医”事件濒发,如何有效缓解医患纠纷成为当务之急。最近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所谓的“第三方调解”。

所谓“第三方调解”,指的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一个有退休医生、律师、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参加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因为独立于医患双方,所以被冠为“第三方”。这种做法已经在全国许多地方推行。从媒体报道看来,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2-05-25

医患对立的同时那个法定裁判缺位,或者裁判权威丧失,因此随便从社会旁观者中拉几个旁观者做中间人,所断是非、所判奖罚还得看医患双方能否接受才行,否则还得闹而优则赔。

回复

2012-05-24

如果要談問題,那麼醫患之間的矛盾才是根本問題。隨後出現的糾紛以及升級,也應當通過合法途徑解決。但如果連基本的公正合法的途徑都被封殺污染,甚至出現公正的真空。如何更好的解決這個社會的矛盾?改革雖然漫長,但不能放棄。不論是醫療體系還是法律體系,任何東西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能任重道遠。有些東西與利益團體有關係,切割其利益,傷其利。如果歸結原因,是這個國家體制的自我反省自我救贖自我淨化被腐朽一空。層層的利益鏈條錯綜複雜,環環相扣。試問,改革誰怕誰?!

回复

2012-05-23

削弱司法权力,将本就边缘化的司法更加边缘化?

回复

2012-05-23

不明白我们实行的每一项改革措施,为什么都是削弱司法权力,将本就边缘化的司法更加边缘化?

回复

2012-05-23

将医患紧张归结于法院的结论未免太武断了,其根本原因是现存畸形的医疗体制

回复

2012-05-19

卫生局在医患纠纷中根本做不到公正,是典型的一个鼻孔出气,我妈妈因为120不作为致死,拖了两个多月根本没人管,你自己找他们还拖着。

回复

2012-05-19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卫生院120见死不救、草菅人命! 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晚上十点四十五分,我正在熟睡中,忽然听父亲急促地喊我的名字:“海波子,快打电话叫救护车,你妈妈不得了了。”我一跃而起,连忙拨打柳陂镇卫生院的急救电话7477120,接电话的让我拨打医院五楼的7477397,10点47分拨打的7477397,接这个电话的医生说应该拨7477120,我说刚拨打过,他们让我打7477397。可是柳陂卫生院的7477120院竟然拒绝出诊、见死不救。我只好拨打远在二十里外的郧县急救中心的电话,10点49分拨通了郧县人民医院的急救电话120,说清具体的住址后县医院那边说派车过来。母亲一直哭喊、呜咽着:“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郧县的救护车马上就来了。”我家离镇医院也才四里多路,平时骑摩托车五分钟就到,距离县医院也才20里路,平时我骑摩托车15分钟左右就到了。母亲对我说,快下去站到路口等救护车,我飞奔出去站在路口等着,焦急地朝着郧县的方向遥望。晚上11点24分手机响了,我还以为车来了,却是父亲的凄凉的声音:“快回来,你妈妈已经不行了,人走了……”“啊,妈呀,妈呀……”我飞跑着回家。看见妈妈靠在父亲的怀里,口角还残留着带着气泡的白沫,双手握拳紧紧地攥着,没有一点声音,一动不动地躺着。“也许妈妈是暂时的休克,一会医生就来了。”我安慰着父亲,还在盼着救护车快点来。晚上11点54分,郧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终于赶来了,两个医生拿着两个氧气袋子、拎着药箱进屋,在妈妈的心口听了听、检查了一番,又查看了一下眼睛,说人已经死了。 联系电话:13635700435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中学教师 陈立波 201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