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为世人保留一份家底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也有些精神的财产伴随其发展,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浅或深的印痕。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民族体育活动等等,无不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基因』。但每一分钟,我们都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受到漠视,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所以我们有责任对迅速消失的文化进行抢救。现在就有一批投身于文化抢救的佼佼者,他们为『无形遗产』在留存转世的过程中扮演着守望者、活化者、传承者的角色,以为世人保留一份家底!
我们小时候唱过的儿歌,祖母为我们哼过的小调,邻家大婶剪窗花的技艺……这些都是我们个人记忆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而昆曲作为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于200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也是我国得到承认的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有28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6项列入稀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也有些精神的财产伴随其发展,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浅或深的印痕。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民族体育活动等等,无不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基因”。但每一分钟,我们都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受到漠视,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所以我们有责任对迅速消失的文化进行抢救。
现在就有一批投身于文化抢救的佼佼者,他们为“无形遗产”在留存转世的过程中扮演着守望者、活化者、传承者的角色,以为世人保留一份家底!
《老子》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上的乐声必得以摆脱音符的繁乱,而至大的气象则已经不受具体形态的约束。这是“大境界”,除了老子,能达到的确实不多。故其前文写到:“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凡夫俗子认识事物的方法论, 大概还不能出离对实物的寄托, 对于“无形”之“道”难以欣赏,报以大笑,在情理之中,不笑反而不正常了。
(名牌编辑部/图)
今天我们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若按英文字面翻译,即“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无形之价值欲引人重视,已非易事,要令无形之事经年累月,不被“遗忘”,反得“遗传”,甚至历久弥新, 可想是难上加难。且看 “无形”,“遗产”这一组合, 已经有一种直观上的矛盾。钟鼎文中这个“遗”字,“亡”字作底,上面有一双手, 字的中心是一个“贝”字—“古者货贝”,是有形的财富,不是无形的大道。
假如说因其无形,便有道,也是附会之论。然而,正如爱情不必假于钻戒豪宅,事业不必假于工资单,无形之处,往往自有其别开生面,令人动容的地方。因而, 对于无形之 “遗产”,虽艰难,总有保全的价值。今日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狂飙突进,“物质文明”节节丰收,固然令人欣喜。然而,假设我们不再欣赏《牡丹亭》里那一唱一做间的优雅流淌,我们精神上的复兴之路只会渐行渐远;假设我们不再用针尖刺探肌肤之下奇经八脉的气血暗涌,我们对传统的尊崇也就一笔勾销。
这样无形的遗产,不依赖于具体的器物,却是借着先人的基因延续,借着我们的双手发扬—这遗产的媒介,是人。无论是昆曲皮黄,琴棋书画,其师承存于一家一户一族一国之内,又无疑塑造了这一切的精、气、神。无形遗产的难以存留,就在于人的脆弱和健忘;而它的必须加以存留,则在于一旦把它抽离,我们便没有了内在,便看不到历史、现在和将来,便空余一副皮囊,其余一无所有。
进一步说,即便是林林总总的“有形遗产”,其皮相之下,也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无形价值,有时其弥足珍贵,正在于此。故宫千亩雕梁画栋,浩浩荡荡,对于我们民族先辈的智慧与匠心,正是最不容怀疑的注脚,更让我们直观地回顾昔日天朝上国的雍容大度。面对 “中国人没有狼性”这样的陈词滥调,我所一直以为最有力的反驳,莫过于让发言者亲临秦陵,见识那泥塑的千军万马,相隔两千年依旧整齐、肃杀,他自然也就信了,“虎狼之秦”也是我们的先祖和图腾,我们的精神基因。有形与无形,互为表里,“有形遗产”之长处,唯在其依托于较为实际的事物,因而难遭遗弃。但,构成其内核的历史文本和审美传统,乃是我们欣赏的基本条件,不可否定。
所幸,近年来,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日渐成为共识,乃至显论。真的,无论哪里,“申遗”都是时髦词汇,真得了一票“文化遗产”称谓,更免不了大费周章,庆功、风光,上纲上线……大好形势,也不能不保持冷静,多数被顶礼膜拜的“文化遗产”之前,总还免不了一个“世界”的帽子。越民族就越世界,不是没有价值,只是,重点在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给祖国家乡争了光。终究在这GDP时代,有形的才是上风,无形的, 也总要有转化为政治绩效的方法,才能那么让各地政府激动起来。
不必太悲观的是,总有人在用心做着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酝酿近十年后,终于在今年年初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在年内付诸实行。可以期待,有法律护航,保护“无形遗产”,师出有名,更加靠谱。另一方面,许多“仓廪实知礼节”的社会中坚,也在投身保护“无形遗产”的事业之中。较之一般的爱好者,社会精英既具备鉴赏的品味,不必担心他们“闻道,大笑之”;又能广泛罗致社会资源,兼有用人、成事的执行力;同时以个人理想为动机,不致好大喜功。因而更足以信赖和仰仗。其中有一些佼佼者,为“无形遗产”之留存传世,贡献卓著,我们这个专题中下文将会提到他们的名字。
《创世纪》中,“神创造天地”,第一日先创造光,然后才是万物、生灵和男女。万物有形而光无形,不难想象,没有光照万物,到处只看到混沌黑暗,了无生趣,所以非先有光不可。今日我们在物质空前丰裕的盛世之中,对于无形的遗产, 愈是要珍视。历史和文化构成我们当代史的上下文,感觉不到,却实在的生活其间。
是谓“大象无形”。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