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Facebook”,死了——公益小额信贷陷入困境

在商业型小额信贷公司出现爆发式发展时,公益型小额信贷机构(包括NGO)却举步维艰,已经从2003年鼎盛时期的三百多家萎缩到目前不足一百家,而且仍有进一步萎缩趋势。它们既突破不了政策法规的桎梏,也难以找到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冉孟顺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敏夏 周蕾

我开网小贷帮助农民走出贫困命运的同时,自身却陷入停运的困境。 (刘宝成/CFP/图)

在商业型小额信贷公司出现爆发式发展时,公益型小额信贷机构却举步维艰,既突破不了政策法规的桎梏,也难以找到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

五一假期刚过,陈凯峰收到一个坏消息,“我开网”即将停运。

我开网是一家帮助中国贫困人口的国际小额信贷机构。5年前由两位美国女孩魏可欣和孟康妮创办,并搭建了一个类似Facebook社交网络的P2P小额贷款网络平台(person to person,个人对个人)。

陈凯峰也被P2P公益小额信贷的理念所吸引,加入并成为我开网上海分会副会长。“我加入的理由很简单:那么多外国人在帮助中国边远地区的穷人,为什么中国人不帮中国人?”

我开网的进展曾一度令人鼓舞,至今为止,已为近千名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中国贫困农牧民提供超过50万美金的贷款,帮助他们创造改变贫穷命运的机会。不少借鉴我开网经验的P2P商业信贷网站,也在中国取得突破性发展。

但是,2012年5月2日,我开网官网突然宣布停运,因为募资困难。

事实上,我开网的生存困境,只是公益型小额贷款机构在中国步履蹒跚的典型样本。在商业型小额信贷公司出现爆发式发展的大好局面时,公益型小额信贷机构却遭遇困境。

“农民的Facebook”

“他们拿到贷款后第一次做小生意,刚开始才几千,后来就变成几万了,确实能看出变化,生意越做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

赵秀芹是内蒙古赤峰大板镇百兴嘎查(村)一名牧民,也是一名受益于小额信贷的老客户。赵和老伴在当地做农机修理生意,急需一台砂轮机,在我开网提交申请人情况和贷款需求后,几名资助人关注了赵的信息。

不久,赵秀芹就从我开网获得4000元小额贷款,买了一台砂轮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