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秃鹫”起飞

在旷日持久的政府调控之下,地产业哀鸿遍野,而中国版的秃鹫已经开始起飞,四处寻觅“腐肉”:既包括接手那些出现兑付危机的地产类信托,也包括直接收购资金链断裂的地产项目。当下的市场环境,对于AMC等秃鹫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窗口;放在监管层眼里,就是不可估量的“滚雪球”风险。

责任编辑:顾策 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冯叶

地产业不景,却成了秃鹫们的觅食良机。 (CFP/图)

在旷日持久的政府调控之下,地产业哀鸿遍野,而中国版的秃鹫已经开始起飞,四处寻觅“腐肉”。

“帮忙打听一下,你熟悉的信托公司里,有没有地产类信托项目出了问题的,我们想接。”不到一个月,卫武就接到了两个同样的嘱咐。发出邀约的两位朋友,都在专门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工作。

卫武是一家证券公司负责跟踪上市信托公司的分析师,与各大信托公司相熟。卫武说自己当时放下电话后,在心里嘀咕了一下,难道中国版的“秃鹫”要开始掠食房地产业滋生的腐肉了?

在美国,这类公司被形象地称作“华尔街秃鹫”——平时在高空盘旋,一旦发现腐肉,便一冲而下,疯狂掠食。“腐肉”可能是处于偿还危机中公司的违约债券,也可能是破产公司的股权、债权。

华尔街秃鹫们最近的一次饱餐,是在2007年由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其中一家兰德资本的两只地产对冲基金,至今已获得了10倍以上的收益。不过在中国,由于秃鹫们还处于成长期,成规模的腐肉又在孕育中,因此即便在圈内人看来,也是这一年来才出现的新鲜现象。

这是一场私底下的宴席,没有任何公开资料显示,有多少腐肉业已被秃鹫们收入腹中,信达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一位中层管理者也只是向南方周末记者给出了一个区间极大的估计——200亿到500亿元之间,并且既包括接手那些出现兑付危机的地产类信托,也包括直接收购资金链断裂的地产项目。

相对于2011年6万亿的房地产业投资、累积下来7000亿元的地产类信托发行,这还远远算不上秃鹫们的盛宴,他们的胃口很大。“我们得抓住房地产这个特殊行业,在遭遇前所未有调控的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生意机会。”信达资产这位中层一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机会的时间窗口已经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2-08-12

烂货

回复

2012-05-13

我说房价怎么降不下来,开发商贷款一年就25%!

回复

2012-05-12

飞早了点吧?别饿死了哈。

回复

2012-05-11

当年给Offer的一家香港公司就是干这事的,收购烂尾楼,再包装上市

回复

2012-05-11

就怕把活生生的人当腐肉扔给了秃鹫!

回复

2012-05-11

1111

fun318
回复

fun318

2012-05-11

是不是就像墨西哥那个电信巨头在墨西哥经济危机时干的事

回复

2012-05-11

就像西游记里面一样,有背景的最后都活着,没有背景的被秃鹰吃了

回复

2012-05-11

活生生的高利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