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医生到了最需要关怀的时候
在中国各阶层、各群体间的关系中,医患关系是最纠结的一对。舆论上强大的一群,恰恰是生活中的弱者,而生活中的强者则往往在舆论的声浪中选择沉默。但医患关系却特别不同,因为对立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各有一本血泪账。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对立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各有一本血泪账
接二连三的杀医事件,让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直追城管和小贩的矛盾了。医生猛于虎吗?医生任劳任怨、救死扶伤,换来的却是集体下跪、血染医院,这个世道怎么了?
在中国各阶层、各群体间的关系中,医患关系是最纠结的一对。绝大部分对立的族群关系往往是一强一弱,其舆论发声也往往是一小声一大声,比如人们对官二代、富二代的羡慕嫉妒恨,正是建立在两个强弱不同的群体落差的基础上,舆论上强大的一群,恰恰是生活中的弱者,而生活中的强者则往往在舆论的声浪中选择沉默。但医患关系却特别不同,因为对立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在舆论的冲突上,双方都很大声,彼此都苦大仇深,各有一本血泪账。
当医患关系非理性冲突大面积而且频繁地出现,告诉我们已经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医患之间关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整个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医院及医生本人等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对医患关系进行约束;其次,社会对医患关系的舆论导向要正确;再者,医院废除以药养医的考核导向;最后,医生本人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