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真能解决问题吗?

若实行“大部制”,但却没有上、下两方面的权力制约,反而使“大部”既有决策权又有执行权,那还不如“小部”呢!

编者按

    自1980年至今,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5轮,中国政府也一步步由全能型的管治型政府,转向权责相称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是对过去数千年中国政治传统的反动。众所周知,这一转型仍在艰难进行之中,而政府职能转换能否尽快到位,又直接决定下一步改革的深入程度。因此,即将在下周二公布的第六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恐怕是本次两会最受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相对于建立有效有限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这一最终目标,坊间热议的“大部制”只是手段和过程而已。无论大部还是小部,只要能多快好省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就是好部。下面刊发的这篇文章,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大部制”所做的探讨。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两会特刊将在下期刊发本次机构改革的专题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政府部门八龙治水明显不合理,但为什么屡改屡不变?一切的制度根源在于政府部门有权无责,权力没有制约,而责任却无从追究。

■若实行“大部制”,但却没有上、下两方面的权力制约,反而使“大部”既有决策权又有执行权,那还不如“小部”呢!

■2000年前后的国家经贸委,权倾朝野,号称“小国务院”,宏观微观全管,但也没能解决职能交叉、决策失误、贪污腐败等问题,最后一撤了之。

■表面看,似乎发改委是“大部制”的模板,但其集权力之大成的实质却与“大部制”根本抵触,也使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无法推行。

■最根本的是,这些政府机构雇了人,是为民众服务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