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台旧家电出路未卜

“从生产企业处征收,补贴拆解企业”的家电回收新政,已成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终结后,废旧家电拆解企业的救命稻草。围绕这一新政下的巨额补贴,围绕未来每年1.6亿台家用电器报废市场,家电企业、拆解企业开始了多回合的讨价还价。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张路延 郑育杰 王静怡

长远来看,被废旧家电拆解企业寄予厚望的新政即便出台,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拆解企业的尴尬现状。 (CFP/图)

回收企业命悬一线 补贴新政争议不断

“从生产企业处征收,补贴拆解企业”的家电回收新政,已成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终结后,废旧家电拆解企业的救命稻草。围绕这一新政下的巨额补贴,围绕未来每年1.6亿台家用电器报废市场,家电企业、拆解企业开始了多回合的讨价还价。

从100万到零

最后一批存货处理完了,华新绿源总经理王建明不得不担心——公司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日子。

2012年4月27日,北京市南六环的华新绿源工厂,已经安静了近1个月,过去满负荷的生产线现在一天只能运行两三个小时,电锯切割的巨响和生产线的终日轰鸣已恍如隔日。

3年前,为配合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发展契机,华新绿源把原有每年20万台的处理量提升到每年120万台,一线工人增加了近两倍。但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突然结束,眼下,这家北京市发改委唯一指定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煎熬。

“如果说家电‘以旧换新’期间的货源是100万台,那现在就是零。”华新绿源总经理王建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里说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公司,跟窗外叫卖“高价回收旧冰箱彩电”的没有本质区别——前者作为正规企业,是把回收来的报废家电放到流水线上进行无害化拆解,分选出铜、铁、铝等不同资源再回收利用;后者的游商小贩则处于另一条灰色产业链,这些电器大部分被运往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3)


回复

2013-06-08

如果一件事通过一个政策来解决那真算不上是一件事,回收问题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回收后的价值重塑,让企业有动力去做,而不在于补贴。这需要一整套的系统,而不是一个政策一次补贴能解决的。

2012-05-06

谈来谈去。提高效率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一次性把问题解决。以后还是会很痛苦。长痛不如短痛。一步到位。资源利用率永远摆在第一位。才是正道诶

回复

2012-05-13

为什么要取消旧家电回收政策?

回复

2012-05-11

废旧汽车怎么处理,家电也可以那么去做

回复

2012-05-09

有关部门请予以正视。

回复

2012-05-09

容易被人忽视的产业,本不应该生存的这么艰难。。。可持续发展,难道不是更多的依赖于此吗?

回复

2012-05-08

"眼下,这家北京市发改委唯一指定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煎熬。" 北京发改委独家制定, 依赖政府补贴, 和走街串巷的小贩争利。 现在摆出副弱势群体的嘴脸, 要同情么? 同情你妹!

回复

2012-05-07

中国政策制定,好像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回复

2012-05-07

这里说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公司,跟窗外叫卖“高价回收旧冰箱彩电”的没有本质区别——前者作为正规企业,是把回收来的报废家电放到流水线上进行无害化拆解,分选出铜、铁、铝等不同资源再回收利用;后者的游商小贩则处于另一条灰色产业链,这些电器大部分被运往了南方小作坊,比如中国最大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广东贵屿。 这段“没有本质区别”是否多打了个“没”字? 请编辑回答

回复

2012-05-07

能给点有建设性的意见么,别老拿体制说事儿

woainza

2012-05-05

呵呵,无解。体制。

回复

2012-05-07

个人认为,政府说话算数,猪也能上树

回复

2012-05-07

国家政策总是一阵一阵,应该寻找一个可持续之道

2012-05-06

不管谁回收,不管国不国有化,不提高效率,这条路不会好走,不管谁走。

回复

2012-05-06

车到山前必有路,看到山路心中忧,看到平路心中喜。老红军开路精神不能丢。

woainza

2012-05-05

呵呵,无解。体制。

回复

2012-05-06

谈来谈去。提高效率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一次性把问题解决。以后还是会很痛苦。长痛不如短痛。一步到位。资源利用率永远摆在第一位。才是正道诶

2012-05-05

搞什么也像搞运动。权利的随意性。给你氧气你就火了,不给你,你就死了,一来一去,损失的是资源,效率?谈不上。

回复

2012-05-06

想法是好的,就是1.6亿的规模。乖乖

2012-05-05

送到偏远的山区去,或者拿来当(改装成)科教仪器使用

回复

2012-05-06

不管谁回收,不管国不国有化,不提高效率,这条路不会好走,不管谁走。

2012-05-06

私人回收企业,没有政府支持很难生存,国民环保意识还没强到花钱让人回收的程度,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扶植这类企业,或者干脆政府收购国有化

回复

2012-05-06

国家走了,空缺的位置总需要补上。谁补上,坐下来谈了。是家电生产企业。家电企业可能会把一部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从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这个补上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步。如何提高效率。这里有回收效率、资源回收利用率等一系列问题。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旧家电的问题就不能真正得到解决。

回复

2012-05-06

回收利用是关键

回复

2012-05-06

路过

回复

2012-05-06

私人回收企业,没有政府支持很难生存,国民环保意识还没强到花钱让人回收的程度,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扶植这类企业,或者干脆政府收购国有化

回复

2012-05-05

送到偏远的山区去,或者拿来当(改装成)科教仪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