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工具理性与创意学问
借用大量工具来做学问的人,工具一旦被控制、被剥夺,他就如同丧失了自己。知识的累积不能不循序渐进,仰赖工具的使用与发展。但另一方面,真正有创意的学问只要纸和笔就可以了,而且只要你肯花时间,便可以读得懂。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谢路明
真正有创意的学问只要纸和笔就可以了,而且只要你肯花时间,便可以读得懂
1979年,我有次在斯坦福大学休假,不意触及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的问题,虽然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不能确定自己的了解无误,就去问我的一位数学家朋友,萧荫堂教授,他简单地确认我的了解还算正确,但是告诉我说,如果想进一步知道有关数学统计的问题,可以看某本波兰人写的书。萧荫堂教授随即就把那本书丢给了我。
我读了一大半天,经过一个多礼拜,连第二页都无法翻过去。整本书密密麻麻都是公式,所以只好掷笔三叹,承认隔行如隔山,回去跟萧荫堂教授讲,实在没有办法看得懂。他听了大笑,告诉我说,如果先看过另外一本书,那就看得懂了。于是我就跑去图书馆借那本书来看。果不其然,这本书仍然是天书,我只能仰天长叹,觉得自己天分何以这么有限。过了几天,我又去找萧荫堂教授说,实在看不懂。他又笑笑说,如果您看了一本统计学概论,而在那之前学过微积分,那么就看得懂了。我说这岂不是要花个两三年功夫,我才能真正知道“数学平均”的奥秘。他说看得懂那本波兰人写的数学统计的书,就有博士班学生的程度了,所以是要一些时间,但也不至于要那么多的功夫,大约一年多就够了。
这件事已经过了三十多年,我也一直不曾有计划或系统地读有关数学统计的东西。但是按照萧荫堂教授的说法,要看得懂数学的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