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屡变身 执法奈几何——“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六问“毒胶囊”

针对明胶行业的“运动式执法”正在全国展开,能否狙击工业明胶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待观察。“地方政府,包括卫生、质监等部门必须回答公众,这些不法企业的合格证书和许可证书是怎么拿到的?”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张路延 王静怡 郑育杰

“地方政府,包括卫生、质监等部门必须回答公众,这些不法企业的合格证书和许可证书是怎么拿到的?”

“未来更需警惕食药用明胶勾兑工业明胶的造假手段。”

曾经是中世纪贵族盘中的奢侈品,曾经是拿破仑极力开发的军队蛋白质来源,曾经让人们吃药不再皱眉,让胶卷相机得以走入寻常家庭,明胶,这一功绩卓著的物质,却成了中国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挥之不去,不时现身的幽灵。

(CFP/图)

2012年4月15日,央视报道,河北阜城县一些明胶企业把皮革废料熬成的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由此流入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9家药企,送检的13种药物被检出铬含量严重超标。

事实上,工业明胶早已屡现食品药品。2012年2月,天津水产市场上就查处了大量被注射了明胶的“注胶虾”。2009年,工业明胶甚至化身为皮革水解物,混入浙江金华一家乳制品企业的产品。

四川一家明胶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近该省药检所内抽检的明胶产品“堆得像山一样”,在抽检结果公布前,包括外资企业在内,一律暂停销售。

新一轮针对明胶行业的“运动式执法”正在全国展开,能否狙击工业明胶进入食品、药用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领域,这一切有待观察。

问毒胶囊有多毒?

2012年4月19日,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称,“一天吃六个胶囊,并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要冷静,不要把胶囊铬超标说成是很大的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2-05-08

同志们请耐心等死!

回复

2012-04-28

“哎呀,好啊好啊,呵呵,东江哥哥,你我去梁山自给自足如何?” “洒家离不开烟花柳色,去那鸟地,岂不是闷得慌?” 东江见鹿盔这般品德,昂首挺胸,丢儿郎当去了!

回复

2012-04-28

还是我们没投票权!有的话,政府就乖乖做事了

回复

2012-04-28

给百姓监督权吧,给媒体监督权吧,国人最根本的权力都没有,政府贪婪地,什么都要管,死捉权力不放,这就是一切乱象的原因所在,吃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老百姓自己却没有监督权和知情权。如果没有网络,相信就不会有这些事了。如今,知道了这些事,又如何,主管部门脸皮太厚,最起码的下台谢罪都做不到,你还相信食品药品安全?十足的弱智

回复

2012-04-28

政府相关部门在某些事情的不做为和胡做非为,是酿成当下部分企业、个人良心泯灭、道德沦丧最主要原因。除了相关企业应给世人一个交代,主管部门就不应给百姓一个交代了吗??“地方政府,包括卫生、质监等部门必须回答公众,这些不法企业的合格证书和许可证书是怎么拿到的?”

回复

2012-04-27

中国这不断爆出的各种各样的安全性问题,一部分是部分企业、个人良心泯灭,另一部分就是浮躁、拜金的社会风气使然,还有就是相关制度的缺陷和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回复

2012-04-27

说来说去都是钱?

回复

2012-04-27

政府公信力、各大行业的信誉正在慢慢的被侵蚀!

回复

2012-04-27

“存在多交税,多为地方做贡献,就放你一马”

回复

2012-04-27

大家都懂的,但有什么用?

2012-04-27

还好意思赖着不走

回复

2012-04-27

还好意思赖着不走

回复

2012-04-27

这是政府信用全面崩溃的前兆.被贪官污吏耗费的政府信用实在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