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参与城市设计

责任编辑:史哲、戴志勇、蔡军剑

回应“城市设计不能急功近利”

2012年3月29日《南方周末》文化

这两年,时常见到各地山寨版的“鸟巢”、“白宫”、“天安门”。其实,市民才是城市的真正主人。与各种宏大规划相比,他们希望有清洁方便的公厕,可自由出入的绿地公园,用以歇息的条椅、石凳,夜间的街巷都能亮起灯光……城市管理者若能把城市设计交给市民,规划时,请他们出谋划策;建设中,由他们监督——省去政府大半心力,还能换来叫好声。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4-05-14

神州大地,还有多少童年记忆,多少,祖先的安土,多少睦邻相携铸成的美丽家园。他们,本来,不用那么早死去,他们,是被掠夺了强盗生存空间的,不是侵占空间的。他们本不用消失

2014-05-14

毁了的,永远毁了。在强势的拆迁下我们如何不是犬儒者。若是当真珍惜,我们为何不曾坚决抵制。多少移动规划区域就可幸免于难的数百年古村古建,就在人的牟利和姑息间被挫骨扬灰。 我们何曾凝聚起来,反对过。 反对,不是,被说服

回复

2014-05-14

毁了的,永远毁了。在强势的拆迁下我们如何不是犬儒者。若是当真珍惜,我们为何不曾坚决抵制。多少移动规划区域就可幸免于难的数百年古村古建,就在人的牟利和姑息间被挫骨扬灰。 我们何曾凝聚起来,反对过。 反对,不是,被说服

biteer

2012-04-26

厚积薄发,设计者必须倾听市民的意见后,再根据自己学识,考虑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环境的因素,反复修改,最后定稿 不过最近的情况表明,似乎现在的设计者都在赶项目,忙挣钱,谁是真正的有心去做那么多工作呢?

biteer
回复

biteer

2012-04-26

厚积薄发,设计者必须倾听市民的意见后,再根据自己学识,考虑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环境的因素,反复修改,最后定稿 不过最近的情况表明,似乎现在的设计者都在赶项目,忙挣钱,谁是真正的有心去做那么多工作呢?

回复

2012-04-24

我也是读城市规划的。应该说这个提议很早就有了,只是没有行动了。

2012-04-21

作为学城市规划的本科生,表示规划师正在推广“合作式城市规划”,最起码我们正在学,也有好多客座教授讲他们做“合作式规划”时的经验,相信LZ这个愿望的实现不会太远了吧

回复

2012-04-24

我国的规划设计过程多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而很少采取“自下而上”的路径,就算有些地区可能采取半公开化的听证会等,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市民其实并不知情,到最后还是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事实上百姓才是对城市设计规划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才是至始至终生活在那里的人,而城市设计也是为他们所服务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很多群众对公共参与设计决策的意识还是很薄弱的,而且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可能不会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城市的发展。但建设的决策者和设计者肯定没有当地群众对地域了解的多,很可能会造成闭门造车的行为,导致很多措施不能正常实施和运行。所以公众的参与和组织会直接影响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回复

2012-04-22

记得多年前看见香港经常有修路导致上下班堵车的情况,当时一位有文化的白领对颇有怨言的司机说:如果香港不常常这么修修补补这些农民工怎么维生呢?而到我们这里时这句针对公路经常修补的话已经变成:如果不经常修这里挖那里某某某怎么弄钱到自己口袋里呢?我想有些事是双方面的吧?如果给人的所有的其他风气已经够好了,公民的意识自然提升了?

回复

2012-04-21

这提议可行··但是你要明白一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老百姓的提议往往是没有理论依据的,真正实行起来还得靠专家的论证,至此再说明一点:请相信一些专家,为防止瞎糊弄,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在百姓眼皮底下办事,这样才公正透明。

回复

2012-04-21

作为学城市规划的本科生,表示规划师正在推广“合作式城市规划”,最起码我们正在学,也有好多客座教授讲他们做“合作式规划”时的经验,相信LZ这个愿望的实现不会太远了吧

回复

2012-04-21

童鞋如此天真纯洁的想法,不仅让我内牛满面。 哪个官员是为老百姓修路盖桥? 都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做给上头看的。 在中国,当官的只对领导叙职,无需对老百姓作解释。 这就是为什么当官的都只管做大做面子,不管老百姓实际想法。 制度不变,童鞋的愿望永远只能是美好的想法而已。

回复

2012-04-20

先要明确,这建设是建给本地人的还是外地人的,现在人口流动大,不同地域有不同习惯,很难把握,各种山寨,有人叫好也有人觉得哗众取宠,对常住人口来说,自然是要美,但对流动人口来说,以其华而不实重质量不如重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