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能否涅槃重生

温州的出租车几乎就是这座城市草根经济的象征:快,省,赶,急功近利,不重规则,却又热气腾腾。这些成就了这里曾经的辉煌。目前这场几十年未遇的危机给了一直顺风顺水的温州人巨大的反省。温州经济何去何从?温州模式能否涅槃重生?

责任编辑:冉孟顺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坐在出租车里看温州,你很难把这座城市和财富联系起来。

在温州10天坐过几十辆出租车,没有一辆,哪怕一辆的副驾驶位置上开车窗的把手还健在,那里通常是一个洞。车厢内总是弥漫着浓浓的汽油味,手动挡的外皮经常翻起,看到里面黄色的内瓤。

司机找零的钞票常常又脏又破,用白纸小心粘贴了中缝的纸币时常见到,就像车外很多的建筑一样。

有一次,从这样的车里机打出的一张的票,即使对着太阳,也看不出一丁点印迹。“没墨了。”司机麻利地拆了机器,露出里面深蓝色的墨带,然后用手沾了沾口水,涂在上面。再试,依然是白。

“好车不赚钱。”另一名司机解释说。说话间,这种破破的出租车就像玩具车一样,常常在几条车道间穿梭着见缝插针,常常红灯的时候,车正好横跨在分界线上。或者摁着喇叭朝正前方横穿马路的行人冲去,在几乎要碰上的那一刹那,稍微打了一下方向盘,从行人身旁呼啸而过,没有减速。

是的,没有减速。当然,经常要急停。

还有拼车。

温州的出租车几乎就是这座城市草根经济的象征:快,省,赶,急功近利,不重规则,却又热气腾腾。这些成就了这里曾经的辉煌。

危机仍未见底。这场几十年未遇的危机给了一直顺风顺水的温州人巨大的反省。温州经济何去何从?温州模式能否涅槃重生?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见解。

“把资金输送到 实体经济中去”

胡旭苍(温州佑利集团董事长,环亚创投执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回复

2013-05-25

温州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缩影,我所在的小城市也嗅到到了温州的气息

回复

2013-05-25

琼院的 不错啊。。。。

2012-04-25

有钱人多 穷人更多 一人富足 多人温饱 温州温州

回复

2012-11-26

温州人的开拓精神是令人瞩目的,但因文化积淀不够,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不靠谱的事。

回复

2012-05-19

那里我去过很多次,虽然很多东西比不上刚建设起来的许多城市那样新和有气魄,但是温州确实是一座特别能创业的城市,一座努力走在前列的城市,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你只用了10天来看她,而不是了解她

回复

2012-05-16

"没有一辆,哪怕一辆的副驾驶位置上开车窗的把手还健在,那里通常是一个洞"这写的真假 ”快,省,赶,急功近利“这句道是对的

回复

2012-05-15

温州人自己挖掘的坟墓

回复

2012-05-04

上南周好比上春晚,不看能力看“贡献”。写韩寒的那篇文章,怎么看怎么像新闻联播……

2012-04-25

感觉就是一群装B的货,包括温州以及追捧温州的精英和媒介。 当初炒房啊,大把大把地赚,自比“东方的犹太人”,实际呢,整得房价虚高,就一罪魁祸首,吞出来算很轻微的报应,我想还没完结的。再看专家学者媒体的解读:“商业头脑”“经营之神”,实际呢,不过市场一投机者,造成个人牟利群体埋单的祸害。...现在喊救命,觉得跳楼跑路都是金融体制的错,从不反省自己造下的孽,金融改革试验是政治投机的结果。 这跟神化韩寒的手法很相像,并且会一如既往的造下去...南周似乎出了问题。

回复

2012-05-01

说的跟真的一样,在温州呆了一年,也没发现你说的那种出租车

回复

2012-05-01

温州呆了3年,急功近利、市侩、人情味、没文化

回复

2012-04-30

温州的模式极致了就是西班牙,意大利的水平,只适合温州人之间合作,无法用全国之才,更谈不上世界之才。这是文化传统的宿命个人无法改变的。只是吴敬连之流才拼命吹他们,领教了。

回复

2012-04-30

地缘决定了又是一场新游戏

回复

2012-04-30

我断定 是炒作的新题材。

回复

2012-04-30

标杆作用,有时候必须改!

回复

2012-04-29

想想世界的大国中国,再想想大国中的河南,在想想河南的农业大省,这么时候能有个指头呢,学习温州吧 至少人家有信贷危机,好一个信贷危机,整出了多少风波,河南呢

回复

2012-04-27

温州何德何能?

回复

2012-04-26

温州人只是想赚钱,哪儿来得快就往那儿钻,害了自己也害了全国。离现代企业家远着呢!

回复

2012-04-25

温州连一所像样的高校都没有,还想学台湾做研发中心,可能要等几十年后了吧

回复

2012-04-25

感觉就是一群装B的货,包括温州以及追捧温州的精英和媒介。 当初炒房啊,大把大把地赚,自比“东方的犹太人”,实际呢,整得房价虚高,就一罪魁祸首,吞出来算很轻微的报应,我想还没完结的。再看专家学者媒体的解读:“商业头脑”“经营之神”,实际呢,不过市场一投机者,造成个人牟利群体埋单的祸害。...现在喊救命,觉得跳楼跑路都是金融体制的错,从不反省自己造下的孽,金融改革试验是政治投机的结果。 这跟神化韩寒的手法很相像,并且会一如既往的造下去...南周似乎出了问题。

回复

2012-04-25

蝗虫过境,片叶不留。今天的发展已经把未来的资源都搾干了,这就是所谓的温州模式。没有半点智慧,只有野蛮的疯狂的掠夺,喧一时后又再度回归平静。

回复

2012-04-25

有钱人多 穷人更多 一人富足 多人温饱 温州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