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惑】全球高粮价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低粮价时代可否继续

一个人一年食用的玉米,仅够SUV(运动型多用途车)加油一次。如果新兴经济体的30亿人都期待开上SUV,而粮食产量又没有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除了涨价还有别的选择吗?

责任编辑:邓瑾

■编者按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还是那些人,但是粮价却疯了。
之前是玉米、小麦和大豆,现在轮到大米了,这是全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上周四,国际米价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吨。这个价格是如此之高,就连泰国这个世界大米最大出口国的出口商都没法不胆战心惊。一两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价格基本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08-06-10

不要再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中的中国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究竟的具体内容和含义到底是什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到底是以什么为代价?我 想您写这篇文章的水平应该能理解!

回复

2008-05-13

我也来说两句!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以保证国内粮食供应本是无可后非的,但这是限制粮价以牺牲大多数粮农的利益为前提的,我家在山东临沂,前一短时间我爸为了给我筹学费把家里的麦子卖掉了,0.78元/斤(约225美元/吨)。低的可怜的粮价,高企疯涨的农用物资的价格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guoxianjiao评论于3天前 现在农村越补越荒,请您到最肥沃的地方去看一看,满田的草盖过禾,两季稻变一季 ” “thinking评论于6天前 看来这个世界真是很不太平啊!”

回复

2008-05-13

老百姓需要买些粮食储备吗? 看完文章觉得问题很严重。

回复

2008-05-12

我也来说两句!国内农民的利益谁来关注?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么,赶得上CPI吗?国际粮价涨了 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价格涨了么?。。。。。

回复

2008-05-09

现在农村越补越荒,请您到最肥沃的地方去看一看,满田的草盖过禾,两季稻变一季

回复

2008-05-09

我也来说两句!

回复

2008-05-09

提高种粮补贴

回复

2008-05-09

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增加补贴才是应该的

回复

2008-05-08

我也来说两句!还有各级政府为了眼前利益,大量占用良田耕地,搞得土地无法再生的行为也该叫停了!

回复

2008-05-08

与粮荒形成对比的是,浪费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我不知道粮荒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与浪费的关系极大,尤其是在中国,在中国的城市,在城市里的酒店宾馆,这种浪费让人感动可怕。而另一原因也值得痛惜,即广大的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不仅没有因为国家好的政策而得到改变,在一些地方甚至还有加剧的趋势。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一来是因为他们忙死忙活,一年到头,包里的钱不多;二来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压力大,他们必须出去,到城市去,挣钱来养家糊口。近些年来,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与此而来的即为大量耕地被占据。我们知道,城市的开发所占的土地常常是质量好的土地。这些原因无一不是诱发粮食短缺的因素。近一段时间来我们在报纸上经常看到说中国不存在粮荒,而实际上呢?至少我是不相信的。在我们家乡那个县,好多粮库早已经荒废了,粮食也已经没有存余了。我上大学时,听说学校所在那个城市,粮库里也没什么粮食。中国人要自欺欺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由此可见一斑!!

回复

2008-05-08

中国的精英阶层(就所谓的资产阶级)就应了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他们他们不能领导中国人们完成民主革命,而要考无产阶级替他们完成。所以别相信现在一些精英整天民主自由人权说得多好听,一旦他们当权,其本质决定了他们对内残酷镇压,对外软弱妥协。

回复

2008-05-07

我现在都还是不明白我们国家到底是农业国还是工业国?如果是农业国那么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如果是工业国那么为什么有我们国家只是一个“世界工厂”???

回复

2008-05-07

保持国家对粮食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至今还是个贫困的国家,粮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回复

2008-05-07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导致人均耕种水稻的面积增大,而近些年来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的频繁,使得一个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相当规模的水稻田,所以我们在家的时候经常听到父辈们讲粮食产量的下降。最可怕的是现在的人对种田的重视远不如从前,这与我们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增多有关,因为通过比较,很容易就发现在家种地的收益远不如在外打工,而且由于劳动力的缺乏,现在在我们农村打短工的收益都超过了种田,虽然现在国家增加了农业补贴,但是实际上的情景是农民并不是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种田积极性增高,因为分摊到每一亩农田的补贴根本就不够抵消农资上涨,尤其是08年,肥料上涨的特别的厉害,能和去年的猪肉相比,虽然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国家对农田在不断的加大扶持力度,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乏在血的教训之后才能真正的解决一个问题。希望在中国不要因为粮食发生“血的教训”

回复

2008-05-07

我是来自江西的一个农民家庭,我想从一个农民的角度来说说粮食价格的安全问题。现在的农村生产基本还是一家庭为主家庭,但是年轻人种田的人是越来越少,像我父辈这样的45岁以上的人是种田的主要劳动力,而且基本上是一家只有一个劳动力。为了减轻劳动负担,所以很多人都将双季稻改为单季稻,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还在继续,而依照目前中国的价格走势,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造成的粮食产量减少势必会在价格上升之前爆发。而粮食生产的周期过长会使得调节这种过程变得很困难。

回复

2008-05-07

我也来说两句!就国家那点补贴对农发来说跟本没什么效果,就那样 一亩田补贴几十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换句话就是不能要农发们回农村种田。还是要出台好的政策。

回复

2008-05-07

国家应该再加大对农产品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种粮补贴!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粮食价格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和几年前政府的免除农业税有很大关系!

回复

2008-05-06

看来这个世界真是很不太平啊!

回复

2008-04-30

中国还在自己的国家粮食供应制度下,粮价还是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粮价的上涨,我们势必会感觉压力.现在可以趁机改革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格局,让农民回到土地,通过粮食的产出,带动出口,维持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只有这样才是面对通货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