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中国(20120329)

看了很多人对此血案的评论,有理性的,有冲动的。我想说,亲爱的同行们,坚守好自己的职业道德,做一名好医生。时刻要保持警惕,注意保护好自己。当鲜血染红白色工作衣,唯有心痛。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张彬

哈医大血案

2012年3月23日,一青年男子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肿瘤医生陈文艳看了很多人对此血案的评论,有理性的,有冲动的。我想说,亲爱的同行们,坚守好自己的职业道德,做一名好医生。时刻要保持警惕,注意保护好自己。当鲜血染红白色工作衣,唯有心痛。

@黎明后就是旭日东升今天听说哈医大血案十分痛心,作为一名刚走上医疗岗位的年轻医师,我不禁在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们医生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东西,是不是以后上班还要带防身武器?

@高志国哈医大血案!终于明白鲁迅先生当时为什么弃医从文了,国人的思想“病”得太严重了!

跑车女交警

四川贫困州西昌市交警大队为女子中队配备了“标致308CC白色敞篷跑车”巡逻执勤。西昌市交警大队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2-04-03

身为新闻学的学生,看到这样的新闻,依然感到痛心。也许媒体为我们设定了固定的传播内容,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我相信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但不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当媒体大肆渲染黑幕、潜规则时,普通受众的防备心与戒备感蔓延。医患关系紧张归根结底是因为不信任,当信任不复存在了,干嘛还要去医院呢?!我们应该看到医生作为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巨大压力、高强度工作。需要改变的不是医生本身,而是继续完善医疗制度。身为未来的媒体人,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好“把关人”,消除人们的冷漠与麻木。

回复

2012-04-02

此事件可能是个极端例子,但又反映出社会整体医患关系紧张。一位医生面对数百甚至更多患者,沟通显然乏力。短期来看,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可以想些小点子来增进彼此的沟通。

回复

2012-04-02

大家都知道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对于公务员体检问月经这个事我只想说“大众给了媒体一双去寻找真相的眼睛,而你们却用它寻找月-经。”这个事情被炒很符合下三滥策划的胃口,和女人有关,又事两腿之间,还和公务员相联系。我们为什么不全面的报道女公务员体检的各种项目呢?为什么把男人的菊-花撑开检查是否有痔-疮没有成为新闻事件呢?个别媒体啊,自省吧!!!!

回复

2012-04-01

医生、学者、老师、公务员。。。这些有文化、有生活品质要求、有工作、有社保的人都在喊苦,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他们的经历不抱以同情呢?原因在于还有一个更加弱势的群体,制度将他们边缘化了,而他们也自然而然将自己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像人杀猪一样,我们不是同一类的,我们根本无法体验到猪的痛苦。

回复

2012-03-30

我们医生有我们为人医者的信念,我们都怀着救死扶伤的心,绝不会私心要置哪个病人于死地的,但是患者、家属、媒体、旁人却总是用他们的冷漠千刀万剐着我们的,甚至痛下杀手,然后为之欢欣鼓舞——这些天,我们愤怒我们无助我们绝望,但是又有哪个医院关门不看病了?又有哪个医生罢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