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的小城荒诞剧:“哄”卫星,“种”油菜,有才华

为了执行国土资源部的“复耕复绿”整改命令,安徽多地上演了一场小城荒诞剧:挖田里的油菜,种在违规用地上。以此躲过卫星监测,亦“为了让上级知道我们已经切切实实认真整改了”。

责任编辑:何海宁 曹海东 实习生 郑育杰 张馨苑 张路延

“土地违法现象在全国都存在,我们郎溪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肯定也不会完全游离于这个现象之外。”

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安徽农民严小喜最近碰到了一件从未有过的怪事。

2012年3月中旬,他所在的安徽省宣城市郊的夏渡村出现了一笔新生意:有人收购油菜,“每斤一块五,而且是带着泥巴的。”比起等到夏天才收获菜籽且每亩不过千元的收成,这笔新鲜买卖让严家人觉得兴奋,六亩多的油菜在几天里拔了个精光。

对于这些油菜流向何方,和附近多个村庄的农民一样,严小喜并不是门儿清。他们更想像不到的是,自己已经成了近日在宣城多地上演的一幕荒诞剧的道具供应商。

(勾犇/图)

三月种油菜,科学试验?

“难道是我们宣城引进了新技术,农业专家们在这里搞科学试验?”

彭文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12年3月18日,这位宣城市宣州区城东村村民经过城南的水阳江大道时发现,先前路边一大片原本正在建设扬子鳄湖景区的工地上突然栽满了大片油菜。

根据这位农民的经验,当地的油菜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栽种,次年的5月份收获。彭文志打听到,这些油菜是此前几天内突击移栽的。

“难道是我们宣城引进了新技术,农业专家们在这里搞科学试验?”这第一时间的反应随即被推翻:这些油菜种得稀稀拉拉,东倒西歪,两棵油菜之间的间距甚至达一两米,而正常的间距在30厘米左右。“这种违反季节的栽种能有什么收成呢?”这样的疑问萦绕在诸多当地农民心头。 

3月22日,怀疑其中必有猫腻的彭文志来到宣城市国土局询问究竟。但迄今为止,除了一张加盖了公章的回执承认他来反映过此情况之外,“爱管闲事”的彭文志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这样的怪事不仅发生在宣城扬子鳄湖景区,据南方周末记者现场调查,在芜湖市鸠江开发区的木龙村,一片先前政府征收的土地于2011年11月种上了小麦,迄今长势只有当地正常播种小麦的一半高;在宣城的宁国市、绩溪县、郎溪县等地,近期也都出现了在建设工地上移栽油菜的怪现象。

在这幕席卷安徽多地的反季节种油菜浪潮中,郎溪县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媒体曝光的。3月17日,安徽当地媒体披露了郎溪县新城区大批农民在工地上集体种油菜的新闻。

3月22日,当南方周末记者来到郎溪县新城区时,五天前还忙碌异常的现场已经阒寂无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郎溪县主管国土的副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