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被忽悠”,到现场去

责任编辑:史哲、戴志勇、蔡军剑

作为体制中人,我也曾“被忽悠”。2009年初,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与其他部门的同僚们,到基层检查40000亿扩内需投资项目的实物工作量进展情况,到某乡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检查时,据乡里汇报已投入二十多万元资金,主要建了小塘坝,栽了核桃树。去现场一看:两个塘坝高不到一米,长十多米,根本和投入的资金不相吻合。再看栽的一百多亩核桃树,树苗都比大拇指还粗,约一米高,且土都是新的,可当我请乡领导亲自拔一棵新栽的树苗时,却怎么也拔不出来。此时,乡领导只得承认树不是新栽的,新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新翻的土地。

由此,我想到,不管什么检查,只要能以不怕得罪人的态度,以对工作对民众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把假象揭开,真实的信息自然也就出来了。我的亲身体会是,只要检查者真的想了解真实情况,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检查,包括信任记者,支持舆论监督。应该说,想不被忽悠并不难。例如,如果采取不打招呼、不带随员前呼后拥、不接受招待的方法,直接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混迹于民众之中,而且要混迹于被检查者违规行为所伤害的民众之中,不但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可以说想得不到真实信息都很难。

当然,我们有些领导(规范叫法是人民的公仆),可能是忙于开会、听汇报、迎来送往(或者说给上一级人民当公仆),不可能事事都到基层去调查(那就信任媒体独立调查嘛,他们做效率更高,也是为党政部门帮忙解忧)。但我们在一些重大事项决策前,如果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到民众之中去调查研究,是会得到真实情况的。这也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2-04-13

说的不错

2012-03-23

微服私访是有风险的,而且又不是你说了就算,就算查出什么也是要有人证物证监督执行裁决多部门决定的

回复

2012-03-30

现在很多单位和部门都是以应付了事,要不就是浮夸风一样大干快上,一点不实在。部分机关干部到基层像官老爷一样,根本发挥不了协调、指导、帮助基层工作的作用。

回复

2012-03-29

连基本的扩大内需的意思搞不懂,还是不想懂。

回复

2012-03-29

扩大内需是这样扩大的吗?少收点钱,老百姓自然会花好这些钱,效率高的很。这不是浪费吗?

回复

2012-03-28

司主任,希望您以后碰到愤青多多理解理解,一个社会连愤青都没有,那么您这话就是对牛弹琴了!

回复

2012-03-23

微服私访是有风险的,而且又不是你说了就算,就算查出什么也是要有人证物证监督执行裁决多部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