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利益链能否斩断:教育部一号文件治理“择校乱收费”

北京小升初竞争的残忍,源自一条体制外的小升初利益链条。继多次强调治理小升初乱象的决心后,教育部一号文件第一次声明了量化的治理目标:三年内实现跨区择校生源不超过10%。

责任编辑: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北京“小升初”的家长们带着自己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在寒风中奔波于多个名校的“占坑班”。 (CFP/图)

“北京小升初竞争的残忍,接近人的接受底线。” 这种残忍的竞争源自一条体制外的小升初利益链条。 

“教育部又出了治理‘小升初’乱收费的政策?不用在意。”2012年3月9日,北京巨人教育集团小升初咨询室的老师在电话里安抚咨询的家长,“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都这样,就像管制交通拥堵一样,等两会一过就没事了。”

2012年2月23日,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继多次强调治理小升初乱象的决心后,第一次对择校比例提出了量化的治理目标:三年内实现跨区择校生源不超过10%。并再次重申: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北京俗称“占坑班”),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

而在择校寻租最严重的北京,一些好学校的择校生通常为50%,有的甚至高达80%。如果大幅削减跨区择校比例真的能实行,这将意味着名校的“择校费”收入锐减,以“占坑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一些民办教育上市企业的业绩将受到冲击。

“占坑班”的奥秘

“培训机构和一些名校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是利益共同体。”杨东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由于第一次提出了限制跨区择校的比例和时间表,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教育部的一号文件具有“极大进步性”。然而,那些与名校“占坑班”有密切合作的教育培训机构,却不以为然。

2012年3月9日,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小升初”研究与指导机构智康1对1的任老师告诉家长其经验之谈:“查培训班也不会针对学而思,大家都这样。”

尽管作为首都的北京教育资源丰富,但优质资源分配不均,进入重点中小学的途径最复杂,竞争最激烈。“北京小升初竞争的残忍,接近人的接受底线。”深谙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入学途径的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说。

这种残忍的竞争源自一条体制外的小升初的利益链条。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9月编写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东城、西城、海淀三个教育强区2010年义务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0)


回复

2014-04-10

如此竞争,就是出不了人才。受伤害的都是孩子。

回复

2013-09-01

无语了。。。。。。。。。。。。。。。

回复

2012-11-15

...

回复

2012-04-05

合并同城市的所有学校,然后改成各个校区,共享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并建立合理的竞争环境,建立开放的教育态度...

回复

2012-03-29

无解!

回复

2012-03-28

教育都无法公平,何谈社会~

回复

2012-03-28

学校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的确是该整治了!

回复

2012-03-28

学校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的确是该整治了!

回复

2012-03-26

房改热潮过后应该搞教育改革了

回复

2012-03-25

此类现象可以说是遍布这个国家所有的角落,不公开不透明,特权阶层,各种怪象淋漓,凡此种种只能由强势而得当的政治改革来改变。在政治主导的中国,所谓政府正了,其它的都好办,关键在于谁能触动利益集团的改革筋骨

回复

2012-03-25

这已经不是看这些表面功夫就有用的,这是要动筋动骨的大改革才有效的。而发改委那几句话说的真不像人话,情况已经这样了,你不承认它也存在,整那些臭氧层子干什么,我们就要看到问题解决,解决问题。

回复

2012-03-25

孩子们从小就要应对这种不良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在当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顶风舞弊的利益链条无法斩断,各种培训机构才能无孔不入。

回复

2012-03-25

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这些所谓的文件都是过眼云烟,永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句不好听的,出台这些文件的领导统统都不会亲自去执行的,而且,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有的教育问题不从最根本的教育模式改变都不会有真的成效出现

回复

2012-03-25

利益集团确实是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

2012-03-24

看评论觉得中国人蛮可悲的。觉得不公都是因为自己或自己孩子没法挤进利益集团。请问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权力和金钱而活的吗?只有打破为工作,金钱,地位而学习,各种工作都受尊重,公务员不再是最吃香的工作,才能打破这种功利性教育的怪圈。不然就算做到绝对公平,所有学校教的素质都一样,还是只会制造不适应社会的废材。

回复

2012-03-25

对孩子也如此吗?残忍的社会

回复

2012-03-24

教育界的寻租,让公平的教育情何以堪?

回复

2012-03-24

反过来看一看 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屁事,正反应出高考的神圣性 为什么要进好初中好高中?有关系有钱直接进好大学嘛~结果是不行,得高考。 高考的公平性虽然近年有些受冲击,但总体上对这个社会来说还是毋庸置疑的。可悲的是这种绝对公平的压力被转移到了下层,把小初高搞得不得安宁。。。

回复

2012-03-24

顶linanzheng

回复

2012-03-24

利益,都是利益,出国吧

505215903
回复

505215903

2012-03-24

额。。。哪来的敏感词。。。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