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上名校的路堵了,靠“关系”上名校的门还开着?

如果教育部一号文件真的实施,真的可以根治择校乱收费这一体制顽疾吗?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责任编辑: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如果一号文件真的实施,那么以钱择校的路基本堵死。

但新措施没有限制“条子生”、“共建生”。

对择校乱收费这一体制顽疾,教育部已数度出手,但收效甚微。2012年2月23日,教育部网站又公布了2012年教育部的一号文件《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再次剑指择校。

这一次,可以有希望吗?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南方周末:过去教育部曾多次表示要整饬跨区择校乱收费的现象,2012年教育部一号文件继续此政策,但是第一次有了量化要求,比如“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高于10%的要制定专项计划,3年内减少到10%以下”。你怎么评价这次的新措施?

闻风:今后3年内幼升小、小升初跨区招生比例以户籍为最主要依据、跨区不得超10%,这种双限很厉害!

比如北京的史家胡同、府学小学这样的知名小学,现在片内生源不到20%。而片外招生就有择校费。2011年北京名小择校费曝光,其中景山小学以25万居首,其后是北大附小18万、北京实验二小17万,个个不菲。

“双限”对北京来说,意味着京城教育强区的户口将极“值钱”,也意味这些强区区内学生竞争压力减少,同时好生源也会减少,影响太大。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本来是免费、免试、就近,但因教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2-11-19

所谓的法律条文是平民适用的。

回复

2012-04-08

凭实力进大学,才是根本

回复

2012-04-07

顶!!!

2012-03-24

应该先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才谈得上禁止跨区择校。教育部完全本末倒置,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高考也是相同,什么时候河北的名校和北京一样多了,高考移民才能真正消失。

回复

2012-04-07

义务教育的市场化,我觉得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靠谱的。 不过教育资源的平衡化倒是重中之重!

2012-04-06

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为什么要择校?是不是有必要让一些名校的教育资源稀释!或者干脆让一些进入市场!把收费从台后变成台前,透明化,市场化!是到改革的时候了!

回复

2012-04-07

机会公平

回复

2012-04-06

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为什么要择校?是不是有必要让一些名校的教育资源稀释!或者干脆让一些进入市场!把收费从台后变成台前,透明化,市场化!是到改革的时候了!

回复

2012-03-28

再把交择校费落实到实处,名额有限,要抓紧办理

爱我所爱
回复

爱我所爱

2012-03-28

“数度出手,但收效甚微”——说明问题不是有没有“出手”,而是“出手”的效率上,出手后没效果 再出手有嘛用!

回复

2012-03-27

既然有那么多人花钱上名校,不如让这些名校变成私立的,政府则把对这些名校的投入转移到其他学校去。

回复

2012-03-25

走关系,这种现象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一直都存在的!!!而且也不会消失的!!!

回复

2012-03-24

应该先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才谈得上禁止跨区择校。教育部完全本末倒置,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高考也是相同,什么时候河北的名校和北京一样多了,高考移民才能真正消失。

回复

2012-03-24

中国教育就是"阳奉阴违"的教育.

回复

2012-03-23

完全不赞同“就近”。先不说能不能落实,能落实多少,就是完全落实了又能怎样?有钱的不行了,那有钱的呢?有钱的依托有权的呢?好,那些都不谈了。就近入学就好吗?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做梦吧,你干脆说直接实现共产主义得了。明显的事,有钱的不可能跟没钱的住一块,有权的不可能跟没权的住一块,那有钱有权的人所“就近”的学校,会跟没钱没权的人所“就近”的学校一样吗?连个高考都要按照不同地域来划分名额,谈“就近”不奢侈吗?不空泛吗? 强烈要求取消“就近”,直接靠考最好,既然不可能做到公平,那就尽量公平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