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亲人之灵接引到上帝身边”——过一个人人皆天之子的清明节
至高之孝,历史上是君王独享的特权,今天应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人人皆有权以祖先和亲人之灵配祭上帝。“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孔子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陈文嘉
(向春/图)
至高之孝,历史上是君王独享的特权,今天应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人人皆有权以祖先和亲人之灵配祭上帝。
“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孔子
清明节将到,家里人、亲朋好友们忙起来,家人团聚,安排行程,准备香火纸钱食物,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2012年4月2日到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为清明节连放三天长假,这是对中国传统的继承。唐朝清明节放假一般四到七天,宋朝也有一到三天不等的假期。民政部统计,2009年第一次清明节放假,有4亿人参加了祭扫活动。2012年清明祭扫活动,人数应当远超4亿人。清明节,终于回归为中国人的重大节目。
清明节祭祖,这是孝道,源于传统,合于民心,发自内心。今年清明节,三天假期,内心被触动,我开始想应如何祭祀,感到了茫然。
首先,我想了解,祖先之灵到底在何处?我不甚明白,问了家人和朋友,没人有确切的答案。从大家扫墓时的行为看,似乎是认为祖先之灵在阴间黄泉,阴间黄泉似乎不是什么好地方,缺衣少食,环境不安全,亲人之灵在阴间比在阳间要可怜。这是一种普遍心理,为什么是这样?我忽然觉得,这样理解和孝敬先人的方式有点糊涂和可怜,清明祭祖行动前,得先弄明白一些前提。我利用周末,清理了中国提及古代孝道的典籍内容,有一些发现。基于这些发现,我认为清明节应有更好的过法,亲人之灵应该有更好的去处。我将这些发现呈献给大家,希望对各位欲尽孝道的朋友有所帮助。
最大的不孝是什么?
孝敬父母,是世界各民族普遍要求的伦理准则,犹太人摩西十诫的第五诫,就是要求孝敬母亲和父亲,但放在世界范围看,特别强调“孝”,将“孝”提升为核心行为准则,将对家庭父母之“孝”与对朝廷君王之“忠”结合起来,由“孝”及“忠”,以“忠孝”治国,这算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色之一。
为强化以“孝”治国,中国历代王朝不仅在伦理道德和生活礼仪层面大力倡导“孝”,而且将“孝”纳入到了刑法中,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孝”的落实。中国最完备的唐朝法典《唐律疏义》中,明确规定“五刑十恶”。“五刑”,指的是“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十恶”,指的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中“恶逆”的内容,包括殴打和谋杀父母亲属。“不孝”的内容,包括咒骂父母,与父母分家,另积私财,赡养父母不足,在父母三年守孝期间办理嫁娶,脱掉丧服寻欢作乐,得知父母死亡不举行丧礼等等。
“不孝”之罪,量刑极重。例如,《唐律疏义》中规定:“诸妻妾詈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徒三年。殴者,绞;伤者,皆斩。”妻子小妾敢骂丈夫的祖父母和父母,判三年徒刑。殴打丈夫的祖父母和父母,绞死。打伤丈夫的祖父母和父母,斩首。三年徒刑、绞死、斩首。量刑可不轻!中国传统以孝治国,妻子小妾们对祖父母、父母恭恭敬敬小心翼翼,这不仅是出于讲求孝道的道德说教影响,也是国家刑法对不孝之罪的严酷惩罚使然。为了保障子女对父母之孝,除了政治上谋反(指谋反君主)、谋叛(指叛国)这类大逆罪之外,严禁子女告父母。父母就算是有违法行为,子女只能劝说,不能到官府上告,“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如果去官府告父母违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