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胡锦涛时刻

小布什在自传《抉择时刻》中写道:“他最牵挂的是每年要创造2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我非常喜欢他的回答,这个答案很坦诚……他是一个很实在的领导,管住自己的国家本身,而不是一个会挑起他国麻烦的空想家”。

“他最牵挂的是每年要创造2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我非常喜欢他的回答,这个答案很坦诚。这表明他担心那些不满下岗群众的影响。这个答案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对诸如伊朗和非洲那样资源富饶地区的政策。这也表明他是一个很实在的领导,管住自己的国家本身,而不是一个会挑起他国麻烦的空想家”

2006年4月20日,华盛顿,小布什夫妇在白宫欢迎胡锦涛主席和夫人

2002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出访美国——“9·11”恐怖袭击硝烟未散,阿富汗、伊拉克让他们在整个10年都举步维艰,经济危机的伏笔正在埋下,美国“归零的10年”(《时代》周刊语)刚刚开了一个头。

59岁的胡锦涛迎来自己政治生涯的高峰,那一年11月,他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二年3月,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评价他“风格谨慎,头发一丝不苟,讲话几乎从不用手势,能够控制自己”。

出访美国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轰炸和飞行员王伟的死亡都激起了民众的愤怒。在北京,大学生们包围了美国大使馆,声嘶力竭地喊着让白宫道歉的口号。

“不同于邓小平要让美国老百姓意识到共产党人不是青面獠牙,打破两种体制相互孤立的大门;江泽民肩负打破1989年之后双方官方封闭状态的历史使命,胡锦涛访美,谈合作比较多。”清华大学中美国际研究所所长孙哲对本刊记者说。

胡锦涛2002年的那次访美行程,除了会见小布什等美国政界高官,强调“中美拥有的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远大于彼此间的分歧”,他还从东岸飞抵西岸的旧金山,前往硅谷英特尔公司参观。英特尔公司发言人证实:这次到访是中国政府的要求。

和谐与插曲

2006年,已是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再次出访美国。

这一次,双方关系看起来要比以前更和谐。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以缓解每年2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白宫表示他们多次邀请胡前往布什的德州农场,和布什一家人相处,以显示双方的交情深厚。但是,他们不愿称这是一次“国事访问”,这与中方的愿望相悖。北京要求的是盛大的国宴接待,但白宫只愿意提供“社交午餐”。

“美国有想要促进两国关系的愿景,但不愿给中国人一张免费通行证。”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主任Michael Green说。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批评,“中国领导人渴望从外国得到尊重和认可,尤其是美国……在这些场合奉承中国领导人,会加深他们对美国作出的承诺。”

相比白宫,中国释放了更大的善意。按照《华盛顿邮报》的说法,中国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证实了为胡锦涛此次访美的准备工作耗时一年,“我们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2006年4月18日,胡锦涛主席参观微软总部,会见微软主席盖茨(中)和CEO史蒂夫·鲍尔默(左)

中美问题专家金灿荣说,“胡锦涛笑容可掬地对待美国的每一个人,展现出‘我们很喜欢你们的印象’。”为此,北京派出了一个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带队的200人代表团先行到访美国13州的14个城市,计划采购高达16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尽管没有国宴,不承认这是一次“国事访问”,美方仍然用高规格接待了胡锦涛。他在白宫南草坪接受了包括21响礼炮在内的军礼欢迎,住在美国官方专设的贵宾接待饭店布莱尔宾馆。但小插曲也接连不断,先是在欢迎胡奏中国国歌时,错误地用了“中华民国”国歌,接着,当胡在白宫草坪上发表演讲时,一名法轮功分子闯了进来——虽然他很快就被带走,但还是让气氛变得略微不快。

胡锦涛访美的第一站是西雅图,比尔•盖茨带他参观了微软公司——在此之前的一周,中国四部委下达通知,要求电脑出厂销售前应先安装正版系统软件,而吴仪所率的代表团买下了价值7亿美元的微软软件。在微软公司,胡锦涛鲜见地在媒体前开起了玩笑:“我每天都和微软操作系统打交道。”盖茨的回答则是:“如果您在使用Window上需要任何建议,我很乐意帮忙。”

晚上,盖茨在家设宴款待胡锦涛,座上宾包括星巴克董事长舒尔兹等百余位商界领袖。胡锦涛对舒尔兹说,“如果我不是国家主席,我也想去星巴克坐坐。”除此以外,还有一位特殊客人——华盛顿州前任华裔州长骆家辉。5年后,他成为了美国驻华新一任大使。

第二天,胡访问了波音飞机公司。在此之前的一周,中国代表团买下了80架波音飞机。西雅图所属的华盛顿州劳工组织负责人说,当地劳工将不会和美国其他州一样示威以抗议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抢走了他们的工作,“这个州与中国的贸易平衡不构成问题”。机械师工会发言人则说:“我们的成员明白中国在未来20年飞机销售方面的重要性。”

在波音,一名飞机工德尼尔送了胡锦涛一顶带有波音标志的棒球帽。他接过棒球帽后,立刻戴在头上,然后搂着德尼尔的肩膀供记者拍照。美国媒体说,胡最后还“令人惊奇”地送了德尼尔一个美式拥抱。波音首席执行官穆拉利对此非常惊喜,会议结束时,他挥舞着拳头高喊:“China rocks!”

在波音,胡锦涛也展现出了他博闻强记的特点。《纽约时报》说,他能脱口而出一大堆数据,波音飞机过去几年的销量以及目前的订单量,中国目前使用的波音飞机数量,1972年以来中国用以购买波音飞机的总金额,还有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中国核电厂发电量和中国2005年出口总额等等。

访问终于在4月20日达到高潮,胡锦涛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和布什会谈,他送给布什的礼物是一套丝绸精装版中英文《孙子兵法》,中文版用15.5万根真丝织在丝绸上,英文版则是印在丝绸上。外媒说,这表示胡锦涛送布什俩字:慎战。

在小布什的自传《抉择时刻》中,这位前总统这样写道:“在白宫东厅的午宴中,我向他提了一个我经常向各国领导人提起的问题:‘有哪些事情会让你夜不能寐呢?’我告诉他,我担心会有再一次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而彻夜难眠。他马上回答,他最牵挂的是每年要创造2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我非常喜欢他的回答,这个答案很坦诚。这表明他担心那些不满下岗群众的影响。这个答案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对诸如伊朗和非洲那样资源富饶地区的政策。这也表明他是一个很实在的领导,管住自己的国家本身,而不是一个会挑起他国麻烦的空想家。”

告别白宫后,4月21日,胡锦涛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当时在台下的高志凯回忆:“耶鲁大学有自己的警察,校园里是由耶鲁的警察自己维护秩序,但为了要接待胡主席的访问,耶鲁大学还从纽黑文市和康涅狄格州借调了很多警察,这还不包括美国联邦政府派来的秘密警察……观察到耶鲁到处在大搞卫生,把胡主席要路过的几个地方都作出精心布置……学校为了欢迎胡主席想找几个学生当志愿者,没想到收到三四百个同学申请……耶鲁校长说,这是耶鲁三百多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活动。”

在演讲中,胡锦涛以“如果时光能倒流几十年,我真希望能成为你们中的一员”为开场白,演讲中强调中国和平崛起,注重和谐发展和要与美国加强文化交流。演讲主持人是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前墨西哥总统塞蒂略,演讲结束后提问时,他说,“我拿到了78个问题,如果每个都问,你就走不了了。”胡的回答很风趣,“如果问题多,我就不走了。”并强调,“不用对我手下留情。”

最尖锐的问题是中国政治民主改革。胡锦涛回答:“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认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但如果把中国28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仅归于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全面也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改革。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说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他同时承诺:“今后,中国将根据国情和人民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丰富民主的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鼓胀的自信

时隔近五年之后,2011年1月,胡锦涛再次访美。这次两国达成了共识,这是一次真正的“国事访问”,白宫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美国人看来,这是1997年江泽民访美后,两国领导人第一次在美国举行最高级别会谈。

这一次,胡锦涛所面对的人已经不再是小布什,而是奥巴马。

2008年,奥巴马上台后,提出“重返亚洲”概念,而中国在经历了又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后,与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分歧逐渐加深。

金灿荣分析说:“中国和巴西、印度、南非,搞了个Basic Four,基础四国再跟77国集团结合,一共135个国家,占世界人口85%,中国实际是代表85%在说话,美国加欧盟,56个国家,占15%,相互指责。开完哥本哈根会议后,我的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人吓了一跳,这个基本姿态告诉美国,中国在战略上是有一个不同于邓小平的选择的,就是毛泽东战略,世界范围内搞农村包围城市。”

孙哲则说:“军事关系的脆弱与战略意图不明确让双方在这两年经常出现局势相对紧张状态,这其实与中美面临的大环境战略需求不相符,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考虑,通过高层互访,让两国像基辛格说的一样,‘创造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

1月19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胡锦涛与奥巴马检阅完三军,走向欢迎人群,胡锦涛和一群美国儿童亲切握手,其中包括奥巴马9岁的小女儿萨沙。气氛似乎轻松自然,但就在几天前,奥巴马才邀请过一些异见分子到访白宫。国务卿希拉里更是在媒体面前尖锐抨击中国。李侃如说,就连在白宫举行的私人晚宴,奥巴马也和胡锦涛就这一问题展开了“非常严肃”的讨论。

这看起来像是奥巴马的一次示威,因为在美国国内,他被批评为“拥有在一个冉冉升起的中国面前节节败退的国际形象”。(《纽约时报》语

在自由提问的记者招待会上,像所有人预料的一样,两位美国记者提起了“人权”问题,胡锦涛起初没有回答,让有心人猜疑他是拒绝回答,但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机,表示同声传译并未翻译这一问题,随后不卑不亢地回答,中国承认和尊重人权,一直在推进民主法治,但在这一领域的确还面临许多挑战。奥巴马的回答则出人意料地温和,强调中美之间的各种差异,赞扬中国在过去30年间在这一问题上的发展,末了还表示,“人权问题不会妨碍中美在其他各方面加强合作。”

白宫在各种仪式上给足了中国面子。无论是21响礼炮、由奥巴马亲自陪同参加记者招待会,还是邀请了225位嘉宾的国宴,都证明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美受到了最高等级的接待。这次没有了5年前的无端骚扰,示威者都远在白宫之外马路的另一边。而国宴上的嘉宾除华裔名人如骆家辉、朱棣文、关丽珍、成龙、马友友等外,还有微软、高盛、迪斯尼、通用电气、摩根大通等商界巨擘CEO作陪。甚至除了国宴外,奥巴马还特地在白宫设了家宴款待胡锦涛,这算是超规格接待水准。《纽约时报》说:“胡先生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元首,被寄予了尊重。”《环球时报》的报道更直接:“英媒称中美平起平坐。”

这一次,中国不再希望只是揣着美元进城采购的土大款。虽然在胡的这次出访期间,两国还是达成了价值450亿美元的商贸协议。但相比起世界工厂,中国更想展示自己的投资者和世界经济发动机形象,顺便传播一下古老的文化。因此,胡锦涛的行程里包括孔子学院和中国驻美的一家公司。

在经历过过去10年的种种后,中国人想要的除了尊重,还有更多。在习近平出访美国前,有一则消息在互联网上流传: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劳斯莱斯全球最大市场。过去10年间,无论是LV、名车还是经济增长量,都在有意无意提醒我们,中国,鼓胀起来的除了钱包,还有自信。

本文参考《China,Fragile Great Power》、《抉择时刻:布什自传》、《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环球时报》同期报道,感谢孙哲、沈丁立、金灿荣给予本文协助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