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

在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的“生命共同体”死了。在我们的文化中,再没有力量可以制约专制君主的权力。我们的文化失败了。我们仍生存在这种失败的痛楚之中。挖掘孔子的意义,是为了再给我们这个文明一次机会

在孔子那里,“上帝”死了。在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的“生命共同体”死了。在我们的文化中,再没有力量可以制约专制君主的权力。我们的文化失败了。我们仍生存在这种失败的痛楚之中。挖掘孔子的意义,是为了再给我们这个文明一次机会

 

中国的老百姓早已被剥夺了在共同体中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没有参与,万事变得与已不相干,当然就会变得像阿Q(上图)一样冷漠 丁聪图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失败?
    我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读《论语》的。我个人的历史意识,来源于我对现实的观照。我所要追寻的问题,是现代中国的失败,以及这种失败是否有更深的历史原因,是否可以归结于一个文明的失败。
    当然,所谓成功和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判断。最近几十年,西方反欧洲中心论的文化相对主义甚盛,似乎文化无所谓优劣。这种文化相对主义,在美国的大学中即便不是主流,也是一种时尚,渗透到一般的受教育阶层之中。比如,几年前我去医院,当我的白人医生知道我是来自中国,而且研究中国历史后,马上告诉我他在大学上过明史课,非常景仰中国文化。我当时听不出他到底是出于客气还是出于真诚,干脆直率地告诉他我的看法:从现代历史的角度说,中国文化是个失败的文化,至少不能说是个成功的文化。对方听了很吃惊,马上拿出文化相对主义那一套和我辩论。我知道医生惜时如金,无法在看病时开一个中国文化的讨论班,就单刀直入地问他:“我愿意我和我的孩子生活在这里。你希望你或你的后代生活在那里吗?”他一时语塞。
    我判定中国文化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就这么简单。我是个中国人,我的大夫是个白人。但是,我们是完全平等的。我们中国人应该享受这些白人所享受的生活,比如有相当高的经济收入,在宪政之下拥有自己的政治权利,等等。同样生而为人,凭什么人家有这些而我们没有?凭什么在人家有这些而我们没有时,还不能说我们失败了?
    说我们的文化失败了,并不意味着我要反对孔子。相反,这使我在心灵上和孔子更接近,也更能体验他的挫折和痛楚。和当今那些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不同,孔子看到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正走在失败的路上。周代的礼制所表达的价值,正在丧亡之中,乃至他哀叹久已梦不见周公了。我则认为,中国文化的失败,正是孔子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早已失传的结果。中国的历史,自春秋战国之后就误入歧途,乃至后世的儒学,也多是反孔子之道而行之而不自知。孔孟之学仿佛是被后世层层污泥所掩埋的精神资源。我们要想受益于这种精神资源,就必须如同考古挖掘一样,穿透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回到孔孟的原点上。
    那么,什么是孔子的原点?孔子的精神为什么对当今的中国还具有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丧失了孔子的精神后,中华文明成了一个失败的文明。

 

国家理性与共同体自治
    评价文明的成败,必须以世界史的框架为依据,以长时段来比较各文明的兴衰。我从这种宏观比较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文明的动力归根结底来自社会基层。当一个文明给你提供了稳定的制度框架,让你能够通过和邻居们合作,以自治的精神来管理社区的事务、增加社区的利益时,这个文明就生机勃勃。当一个文明把这种基层权力转交给高高在上的政府,让那些对地方社会既不了解、也没有利益承担的官僚来代老百姓作出决定时,这个文明不管开始时多么强大,也会逐渐失去动力。任何在现代社会中成功的文明,都含有强大的基层社会共同体的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08-01-31

薛搞错了概念,究竟是民,还是奴?

回复

2008-01-27

东突会感谢薛涌先生的!

回复

2008-01-26

"这篇文章的意思好像是: 中国很久以前有个人提了个主意,作者认为这个主意 可以使中国建立西式社会-->但是这个主意没有被采 纳,于是中国没有建立西式社会-->作者认为因为没 有建立西式社会,所以中国落后了,人民生活得没西 方人爽,于是作者说中国文化失败了 结论好像是:就是要建立西式社会 总结上面几点,我觉得大体上作者什么也没说,也没 证明,只是持“西方就是好”这个观点说废话。 但是这个文章的新意在于,作者提出上面那个人是孔 子,而那个主意是儒家思想,他花了很多篇幅在说他 的新发现。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在POLITICS上毫无新意及说服 力,而在儒家思想上耍点花枪而已。怎么说,人家是 要卖书的" --------------------------------- 一个同学推荐这处文章,说是政治什么的,上面是我 看了之后的感觉。 欢迎写邮件交流,yjs307@gmail.com

回复

2008-01-21

我觉得说的很对

回复

2008-01-19

薛涌先生,对中国人之所以冷漠的思考----中国的老百姓早已被剥夺了在共同体中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没有参与,万事变得与已不相干,当然就会变得像阿Q一样冷漠,是非常全面而透彻的,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当代的中国,急待还权于民,以恢复人民参与并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力和热情.欲达此目的,必须公权机构放权,公权机构信息即时全面地公开,以及建立全体公民以平等几率参与的陪审团(陪审团成员可以在全体公民内抽签选取),组建利益相关的公民的自治组织,同时并进,才可能取得我们期望的理想未来. 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未来政治改革,道德重建,文明持续繁荣并长存,必须迈上的道路. 倘若,薛涌先生,能够以建设性批判而不是以批判作为文章的主题,那麽对于国家未来的决策所产生的作用必将更加远大.当然,文章如何写,应当由作者自己决定,仅以此作为建议而已.这篇文章,对我们已经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了.  至于薛涌先生所认为的中国文明是失败的,原因是相比于欧美国家,那里具有更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仅仅给出了共同体的缺失,即使观点正确,证据依然不足.也许薛涌先生无意给出证明,但客

回复

2008-01-15

回复:kibitzer(kibitzer)你的观念不够深刻,眼光非常肤浅!

回复

2008-01-14

诚如薛涌所说,判断失败或成功,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愿意和孩子生活在美国的。可能薛涌在美国生活时间还不够长,长期生活就会明白寄人篱下是什么滋味了。有个在美国长期生活的印度教授告诉我,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即使四五代后,仍然融入不了主流社会。薛涌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当了十年博士候选人,近年来一直在中国报纸上讨生计,说明他也并未融入当地主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败,多次外族入主中原,最终统治者还是被中国同化。曾经支撑了东亚四小龙的崛起,现在目前又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根基,成为东亚许多国家所推崇的主流文化。从历史长河看,中国文化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当然不是说中国文化没有缺点,中国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改造,然而中国文化的本质一直没有丢失。

回复

2008-01-14

当思想进步远远跟不上物质进步时,这个社会群体就无和谐可言.这就好比一个畸型者!全球化的步伐势不可挡,但我们的步履还是那么迟缓.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失败!明清的历史足以说明薛先生观点的正确性.

回复

2008-01-10

当孔家学术中内敛的自省精神真正进入社会的中枢,民智才能被真正启发,民主才能被真正推广,民权才能被真正落实.薛先生的书面市后一定拜读.

回复

2008-01-10

一定要把薛涌先生的书买来看看。 

回复

2008-01-10

这篇文章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