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在中国——纪录片《月亮熊》拍摄的故事

归真堂计划上市引发热议,纪录片《月亮熊》在黄金时段播放,但设想的“致命一击”似乎并没有到来。中国每年的药用熊胆需求,1000头熊就可以供给。熊胆过剩,多出来的熊胆去哪了?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魏晨捷 罗晓莹

中国每年的药用熊胆需求,1000头熊就可以供给。但按中国中药协会的说法,现有黑熊一万余头。多出来的熊胆去哪了?

片中的繁育场老板还是卸熊掌的高手:“我卸熊掌的速度在这儿是没人能比的,我五分钟能把四只熊掌全卸下来。”

一只熊猫从狭小的铁笼中伸出黑色的手掌。两条厚厚的皮带嵌在它的双肩,使它足以背起胸前重达30斤的不锈钢马甲。饲养员打开马甲正中的铁盒,把藏在其中、连接熊猫胆囊的抽胆袋取出,倒出一整袋自然流淌出的“国宝胆汁”。

这是摄影师陈远忠设想的行为艺术:给天天被引流取胆的黑熊(即月熊)涂上白色颜料伪装成熊猫,用摄像机记录下“给国宝取胆”的画面传上网。为此,他甚至打算去吉林花两万块钱买一头被引流的黑熊。

《月亮熊》制作者在东北拍摄到的熊笼,他们总觉得笼中的熊在向自己求救。拍摄者希望这部纪录片能“给归真堂的利益集团们致命一击”。 (受访者/图)

陈远忠曾经想用这种方式为纪录片《月亮熊》造势,寻求播放机会。从2009年开始,他和搭档涂俏、制作人熊君慧一起,奔走于东北、四川、越南等地,偷拍“活熊取胆”。

拍摄素材2011年基本完成。像以前拍的片子一样,月熊的故事原本被放在素材库里“睡觉”。2012年2月,归真堂计划上市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涂俏对陈远忠说:“我们的片子该出来了,它完全能给归真堂的利益集团们致命一击。”

2011年2月28日,上海纪实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完整的45分钟版本——涂俏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片子可以卖得这么快。

但设想的“致命一击”似乎并没有到来。2012年2月22日,归真堂董事张志鋆表示:“公司产品最近销量稳步提升。”公众质疑的另一个结果是,购买熊胆的人认为,归真堂的熊胆“货真价实”。

“如果是真的,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陈远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中国人来记录,会更有说服力

熊君慧是《文汇报》记者。2007年9月,她被朋友带到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时,还对“活熊取胆”一无所知。救护中心的人请她进手术室看,踏入房门的那一刻,恶臭使她几乎要退出来——后来在东北暗访熊舍时,她闻到的味道比这“恐怖几百倍”。

亚洲动物基金会(简称AAF)给那只熊取名叫Sasikia,它很快死在了手术台上。死后的Sasikia被解剖,兽医把它密密麻麻布满黑色小囊肿的胆囊翻开来给熊君慧看——那是恶性肿瘤。&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2)


回复

2012-07-15

土著人在美国,加拿大;犹太人在德国;病人在辉瑞制药!!!

回复

2012-06-19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2-03-12

不能只责怪那些施虐者,有需求有利益才滋生杀戮。

回复

2012-03-06

没有市场就没有杀戮

回复

2012-03-06

什么时候抓个人也来这样做一下。。

回复

2012-03-04

为何……

回复

2012-03-04

每个公知都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准最高,除了公知自己,其他人都是丧失。我深刻同意你的话。

2012-03-04

对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民众,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能像林妹妹那样多愁善感,虽然在我们看起来,虐待动物这种事情难以接受,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取胆汁的利益回报远远大于良心的谴责。 每个公知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最高,除了公知自己,其他人都是sb。我深刻同意你的话。

回复

2012-03-04

对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民众,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能像林妹妹那样多愁善感,虽然在我们看起来,虐待动物这种事情难以接受,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取胆汁的利益回报远远大于良心的谴责。 每个公知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最高,除了公知自己,其他人都是sb。我深刻同意你的话。

2012-03-02

我个人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的法制不健全,一个是公民的法制观念不强。 对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民众,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能像林妹妹那样多愁善感,虽然在我们看起来,虐待动物这种事情难以接受,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取胆汁的利益回报远远大于良心的谴责。 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步步提高的,但是我国的完善法律的进程刻不容缓。 十分期待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接下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回复

2012-03-04

难倒日本人离开海豚肉就活不长了吗?我看西方人不是活的更健康吗? 难倒韩国人离开狗肉就活不长了吗?我看西方人不是活的更健康吗? 难倒北欧人离开鲸肉就活不长了吗?我看火星人不是活的更健康吗? 难倒法国人离开鹅肝就活不长了吗?我看火星人不是活的更健康吗? 难道不喷会死么,不行。这是每个公知的生存必备。

yua3d000

2012-03-03

难倒中国人离开熊胆就活不长了吗?我看西方人不是活的更健康吗?

回复

2012-03-04

给你们加油。

2012-03-03

这只是揭露人类残害动物的冰山一角,还需呼吁大家联合起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曝光这类行为,我们在行动!!

回复

2012-03-04

吃猪、吃鸡鸭,吃鱼,吃海鲜。没吃过鱼翅,主要是因为金钱豹自助抢不到,总赶不上。 美国白猪很多人认为自己这辈子都已经吃肉吃成猪了,并对此很自豪。

2012-03-03

呼吁大家,如果觉得残忍,你就不吃猪、不吃鸡鸭,不吃鱼,不吃海鲜,不吃鱼翅。你不吃了,还会有动物受罪吗?还不都是消费者的问题。你不穿皮鞋,就不会那么多牛皮,你不找小姐,就不会有卖淫的。——当然,有钱的人乱消费,才是最可恶的——诅咒他们下辈子变成猪,变成熊,变成养鸡场的蛋鸡

回复

2012-03-04

要比过谁,又胜利什么? 媒体还不够吭声的么。南周,网易,微博公知们铺天盖地的月亮熊。 即使靠舆论攻击,民意汹涌弄的极端对立后,又应该怎样呢,一把火烧了归真堂,还是谁敢养熊取胆就杀这人全家? 有需求就有市场,养熊的还有工作能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吃熊胆又符合传统文化,可是看着熊受苦大家又都有慈善心。 假设有一天你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你怎么做? 哦,你的答案就是归真堂真该死,养熊的真该死,吃熊胆的真该死。那些不跟着骂归真堂不骂养熊吃熊的都该死。所有和你思维不一样的都是丧失了道德,没有文明和素质的群体。都是不应该存活在世界上的人类.

505215903

2012-03-03

话说读者原创版上在早期就有过对中国熊现状专项报道,当时媒体可是一声没吭。南周以前也有对人工熊胆的报道,仍只能是让人知道,哦,有这么一回事。我就糊涂了,按理说,读者南周也不算小,为何就偏偏比不过那所谓的归真堂呢?

回复

2012-03-03

真的很难过,但想想我们每天穿的皮鞋,吃的肉类,所有的动物制品,哪一样不是在虐待动物啊。

回复

2012-03-03

利益当头,几人能抵?

505215903
回复

505215903

2012-03-03

话说读者原创版上在早期就有过对中国熊现状专项报道,当时媒体可是一声没吭。南周以前也有对人工熊胆的报道,仍只能是让人知道,哦,有这么一回事。我就糊涂了,按理说,读者南周也不算小,为何就偏偏比不过那所谓的归真堂呢?

回复

2012-03-03

呼吁大家,如果觉得残忍,你就不吃猪、不吃鸡鸭,不吃鱼,不吃海鲜,不吃鱼翅。你不吃了,还会有动物受罪吗?还不都是消费者的问题。你不穿皮鞋,就不会那么多牛皮,你不找小姐,就不会有卖淫的。——当然,有钱的人乱消费,才是最可恶的——诅咒他们下辈子变成猪,变成熊,变成养鸡场的蛋鸡

回复

2012-03-03

只想问一句,如果老年时候,你患病,熊胆效果很好,你的儿孙给你买来了,你吃不吃?有需求才会有残忍。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国家压制熊胆价格就能解决,但政府不会,就像香烟,利益巨大——好一句,这也算是为人类做贡献了!

回复

2012-03-03

这只是揭露人类残害动物的冰山一角,还需呼吁大家联合起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曝光这类行为,我们在行动!!

回复

2012-03-03

某些纪录片拍摄者需要多考虑拍摄伦理。伦理和真实很大程度上并不冲突,尤其是在这个片子所处的情况下。试图真实反映人对熊的肉体伤害的同时,他们也应该想到且完全可以做到把对人的精神伤害降到最小。

2012-03-03

纪录片要讲究真实

回复

2012-03-03

隐去姓名就不真实了呢,还是打了码就不真实了呢?对被拍摄者隐瞒真实目的,骗取配合之后又假惺惺地装无辜,本身就是对“真实”的最大讽刺。

2012-03-03

纪录片要讲究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