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视】记忆,而非现实,决定一座城市的性格
为什么在这么精华、昂贵的地段,保留这么破旧的房舍?在“台北101”旁边留有“四四南村”,使得台北变成另一种更吸引人、更具特色的城市。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张雨
为什么在这么精华、昂贵的地段,保留这么破旧的房舍?在“台北101”旁边留有“四四南村”,使得台北变成另一种更吸引人、更具特色的城市
台湾古迹保存的发展历程中,林安泰古厝是个关键。1970年代,为了打通台北市的重要南北交通动脉,市政府理所当然地将挡在路上、已经有超过一个半世纪历史的“林安泰古厝”列入拆除建物范围内。为了经济利益,为了都市方便,进行这样的破坏,过去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不过那几年,新一波的历史溯源概念与文化保存运动方兴未艾,于是针对林安泰古厝拆除,出现了反对声浪。
要拆要留,双方争执了好多年,到了1978年,终于找到了一个妥协方案──林安泰古厝还是拆,将空间让给敦化南路,然而原来的屋主愿意无偿捐出所有的建物材料,台北市政府同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你说得很好!但如何将历史活化到城市中呢。我觉得首先要将其真正融入到每个人的思维,血脉,使活化的历史能从人的身上体现。如果城市张罗历史活动热热烈烈,大多数人也只是凑个热闹做个看客罢了。
城市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识别他们的性格,当然城市的记忆是最根本的,想要保留城市的传统与特色,就是要把历史记忆活化到城市生活中,不能像古董一样供着参观,今天的课题是要怎么重新利用历史遗产,创造新的历史,同时保留强化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