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陆民间关系三节点:大逃港、北进、捍卫本土

作为“一国两制”的首个试验场,回归后的香港树立了优秀的标杆,但经济上一度遭遇重挫。而另一侧的内地则续写着三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神话。陆港关系,也在这一消一长中发生着或微妙或深刻的变化。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沈颖 肖辉龙

一百五十余年分隔,香港发育成一个既与内地相似又独特的社会。在改革开放前,陆港两地的关系仅靠民间零散而薄弱的来往牵连,但1980年代后,两地交往上升为官方共识,屡创经济奇迹的香港更一度成为内地的老师。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作为中国“一国两制”政治构想的首个试验场,香港树立了优秀的标杆,但经济上一度遭遇重挫。而另一侧的内地则续写着三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神话。

陆港关系,也在这一消一长中发生着或微妙或深刻的变化。

香港近来多有反对向内地开放自驾游的集会。HK9413“谐音”车牌成为流行“道具”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为逃港者加油

1979年,40岁的深圳宝安居民张大成在单位受了委屈,砌砖好手被分配去种地。在那个仍不能自主择业的年代,张大成准备到“对岸”试试。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先后有过4轮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发生在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据统计,在内地漫长的困难时期,自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共有100万人偷渡香港。

1979年的8月16日,张大成耗尽家财换来一艘80匹的渔船,并带上了数十个同乡。深夜出发,有人求神,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8)


回复

2012-12-24

确实,廉政公署也是在“血雨腥风”中才成长起来的

2012-03-02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怎么可能说公平就公平,说没有就没有呢,尤其是那些弊端陋习,从野蛮到文明,过程是残酷的却不可否认它在进步,在改善。

回复

2012-03-06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守住我们的城市,至少避免这些不文明的因素摧毁我们的家园。”

回复

2012-03-02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怎么可能说公平就公平,说没有就没有呢,尤其是那些弊端陋习,从野蛮到文明,过程是残酷的却不可否认它在进步,在改善。

回复

2012-03-01

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健民的看法颇具代表性:“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守住我们的城市,至少避免这些不文明的因素摧毁我们的家园。”

回复

2012-03-01

“作为中国“一国两制”政治构想的首个试验场,香港树立了优秀的标杆,但经济上一度遭遇重挫。而另一侧的内地则续写着三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神话。”这句话看着怎么觉得好像回归后香港的经济下滑与香港的回归有些关系??????

回复

2012-03-01

不文明的因素会不会毁灭香港这谁也说不准的。其实香港奈何又是怎样的文明呢?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弱处和黑暗面,只是市民的共同期盼有所区别罢了。大陆也在努力进步,但是在对港政策上还是需要多一点调研和后果预估,否则将可能面临无法挽回的灾难。

回复

2012-03-01

榜样也害怕被同化,大陆是时候改正作风了,多看看榜样是怎样做的

回复

2012-03-01

我觉得这不能说是社会的常态 这些事件被披露以后,不是都轰动社会,无数人都关注着,说明我们不缺少热心的百姓

2012-02-29

“内地在社会转型期所附带产生的贪腐、道德下滑和不公现象。“药家鑫案”、“我爸是李刚”和“小悦悦”等内地热点事件也在香港引发巨大的讨论,很多人担心这是内地社会的常态而遭到同化。” 这确实已成内地社会的常态

回复

2012-03-01

价值观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方位也不同,大家都应该相互谅解和包容,唯有国家富强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回复

2012-03-01

值得研究

回复

2012-03-01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忧

回复

2012-03-01

仅关注大逃难发家的人们

天下无伤
回复

天下无伤

2012-03-01

我觉得香港几位教授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贪腐,保持“港式价值”等。但香港的低迷不是大陆造成的。香港经济在70----80年代,把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一带,自己主要以金融和服务业来支撑,97金融危机后,香港就一直开始衰落。没有实体经济的地方,当然是脆弱的。政治上,97年香港回归之前,没有民主。贪腐方面,廉政总署的建立和一整套削弱寻租行为的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贪腐,使得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之一。但少数香港人不要诋毁大陆,没有大陆政府的水、菜、资源供应,你们吃什么?香港已经回归,两地人本应该携手一起克服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弊端,但有些人却趋于保守,抵制什么“蝗虫”,这不是殖民地时期的心理么?我倒觉得孔庆东教授的有些话语说得句句在理。 我觉得不应该诋毁大陆,香港的自由和民主是中央政府给的,“港人的价值”?是殖民地价值奴隶价值么?

回复

2012-02-29

.

回复

2012-02-29

香港的发展

回复

2012-02-29

香港人包二奶还是常态呢。。。。

回复

2012-02-29

港币买了一张身份证。从此他不用再躲避那些趾高气扬的洋警察。 这一年张大成回了一趟深圳,随手带了一些海产和衣服,收到礼物的亲戚快乐得如同过年。对物资仍短缺的内地来说,香港随便一件“街边货”都是奢侈品。而香港导演张坚庭则记得当年一件碎花睡衣在内地被当成了时装的片段。 1980年代香港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光景。1970年代港督麦理浩所留下的政治遗产仍在惠及香港。1966年的“反英抗暴”运动后,港英政府成立了廉政公署,兴建地铁,

回复

2012-02-29

“内地在社会转型期所附带产生的贪腐、道德下滑和不公现象。“药家鑫案”、“我爸是李刚”和“小悦悦”等内地热点事件也在香港引发巨大的讨论,很多人担心这是内地社会的常态而遭到同化。” 这确实已成内地社会的常态

天下无伤
回复

天下无伤

2012-02-29

我觉得香港几位教授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贪腐,保持“港式价值”等。但香港的低迷不是大陆造成的。香港经济在70----80年代,把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一带,自己主要以金融和服务业来支撑,97金融危机后,香港就一直开始衰落。没有实体经济的地方,当然是脆弱的。政治上,97年香港回归之前,没有民主。贪腐方面,廉政总署的建立和一整套削弱寻租行为的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贪腐,使得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之一。但少数香港人不要诋毁大陆,没有大陆政府的水、菜、资源供应,你们吃什么?香港已经回归,两地人本应该携手一起克服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弊端,但有些人却趋于保守,抵制什么“蝗虫”,这不是殖民地时期的心理么?我倒觉得孔庆东教授的有些话语说得句句在理。

回复

2012-02-29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共谋发展才是强国富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