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黄鹤的慈善“生意”

黄鹤,这个曾经的“中国十大人气校长”、国内“举债做慈善”的明星遇到了麻烦。也再次说明,单纯的激情或者善心,保证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它甚至会反过来伤害慈善业。

责任编辑:杨继斌

编者按:黄鹤,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挫败——他甚至连自己的“施主”都得罪了——再次说明,单纯的激情或者善心,保证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它甚至会反过来伤害慈善业。

我们不认为因为存在问题,就应该让民间慈善停下来。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正在受苦,等到有万全之策再去做、再去改变,与常识相悖。我们呼吁民间慈善组织汲取别人以及自己的教训,提高组织专业化程度,以安顿每一颗善心、每一分善款,也保护慈善家自己。

成名后的黄鹤经常在各地演讲。 (孙纯霞/图)

黄鹤,这个曾经的“中国十大人气校长”、国内“举债做慈善”的明星遇到了麻烦,现在,连他的名字都被债主们拿来调侃——“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2012年1月31日晚上,北京一位国企副总张诚(化名)在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的节目里看到了黄鹤那张久违了的脸。

电视机里的黄鹤正慷慨陈词:公益、市场、农民工、陶行知、社会企业……熟悉的话语、熟悉的动作、熟悉的表情。张诚认为,电视里的这个人,已经失去所有的慈和善的光环,他只是一个将自己拖进陷阱的人。

节目的主题正是“举债做慈善”,片头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理想主义者”黄鹤,和他的博士后妻子曹明秀,全心投入到救助农民女工和农民子弟学校的伟大事业中,他们欠下了上百万元的债务。

张诚边看边摇头叹息。

据调查,张诚并不是唯一对黄鹤失去信任的债主。而欠债,也并不是黄鹤的慈善之路存在的唯一问题。

屡屡推脱的合同

黄鹤起初给张诚的感觉是谦恭、热情、执著。但一笔笔巨款“打水漂”后,他才发现自己进了一个套。

张诚认识黄鹤是在五年以前,他的妻子与黄鹤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前妻刘丹是初中同学。

那时的黄鹤尚在行知学校,作为这所京城最著名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已经成名多时。学校橱窗里贴满了关于他的报道。

他们是在一个饭局上认识的。黄鹤给张诚的感觉是谦恭、热情、执著。后来他知道,黄鹤曾接受过央视王志、凤凰卫视许戈辉等著名主持人的专访;而行知学校的董事会成员中,有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现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康晓光、文化部某司前司长……“都是正经做事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诚和妻子应黄鹤夫妇之邀,参观了行知学校。他被孩子们的穷困和学校的简陋打动了,决定要做点什么。

当时,从事房地产业的张诚在北京已经有所成就,出生于农村的他想帮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在黄鹤的恳请下,张诚决定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行知学校,承揽该校的改扩建工程。

整个工程造价约100万元。据张诚介绍,他当时跟黄鹤口头约定,学校只需出60万元的料钱,40万元的工钱等将由张诚以公司名义捐助。

2007年8月,行知学校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

后来张诚才知道,黄鹤找他时,行知学校正面临一项大的变动,为了有一个好的形象,才决定在租来的校舍上投资改造。

2007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1)


回复

2014-05-29

黄鹤就是一个骗子,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善于作秀,善于利用媒体。我给他上过四个月的课,他高新把人骗过来,但不会兑现,最后只有离开。他利用人的善良骗了好多人,其实学生的入学费用很高,又不发教职工工资,都入了自己的腰包。

回复

2014-05-29

黄鹤就是一个骗子,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善于作秀,善于利用媒体。我给他上过四个月的课,他高新把人骗过来,但不会兑现,最后只有离开。他利用人的善良骗了好多人,其实学生的入学费用很高,又不发教职工工资,都入了自己的腰包。

回复

2012-02-28

人心隔肚皮

回复

2012-02-27

中国很愚蠢的观点:做慈善靠的是良心。狗屁,没有良心有制度更能做好慈善,当然有良心又有制度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成熟的社会不是靠理想主义者全部构建的,我们只是启带动促进作用。

回复

2012-02-27

良心去哪里了?

回复

2012-02-26

。。。。。。。。。。。。。。。黄鹤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前妻刘丹 清华的女生还是知道这个人不靠谱。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可惜没有对黄鹤的采访。如果后续报道能有黄鹤的言论就好了。我觉得记者可以再收集收集材料,总结自己的疑问,对黄鹤采访一下。 多谢给我们这篇报道,因为这种假慈善对社会的伤害太大了。严谨些就更好了。

回复

2012-02-25

教师的工资都欠啊

回复

2012-02-25

我来说两句....sha

回复

2012-02-25

我来说两句....sha

回复

2012-02-25

大伪似忠。

回复

2012-02-25

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1

2012-02-25

如果真的什么都可以拿来赚钱,人就真的不行了,我不知道,这件事是对是错,或者只是一面之词,思想观念上有差异,或者沟通有问题才造成了目前的状况,在这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界,哪怕是个骗子,出来骗一下,也能够引起大家对教育足够多的关心,让这种慈善更加完善,有保障,而不是一腔热血的就往里砸钱,这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应该把他当做一个事业,一个责任来做的东西,把所有的东西都见光,不要把权力用在腐败上,真的快希望了,大家努努力吧

回复

2012-02-25

很想知道钱去哪了

回复

2012-02-25

做慈善靠的是良心

回复

2012-02-25

最规范的做法,或许就是成立一个基金会了,而不是这种赠与的方式来行善,但是这件事做起来,要多难有多难

回复

2012-02-25

如果真的什么都可以拿来赚钱,人就真的不行了,我不知道,这件事是对是错,或者只是一面之词,思想观念上有差异,或者沟通有问题才造成了目前的状况,在这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界,哪怕是个骗子,出来骗一下,也能够引起大家对教育足够多的关心,让这种慈善更加完善,有保障,而不是一腔热血的就往里砸钱,这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应该把他当做一个事业,一个责任来做的东西,把所有的东西都见光,不要把权力用在腐败上,真的快希望了,大家努努力吧

回复

2012-02-24

我看了,特讨厌黄鹤,他的那个老婆有点脑残,鉴定完毕

回复

2012-02-24

当慈善被炒作,当爱心成做作时,我们无能为力。黄鹤的做法却会让更多愿意行善的人在害怕。当去机场,去火车站就连爬山都遇到拿着残疾证的人要你签名捐款你还不得不掏钱时,是应该想:每个都给,总能帮到真的有需要的人,还是要质问为什么这些人要流落街头无人照应?当父母很坚定的告诉我:你们这群孩子被骗了!的时候我该如何自处?下次还拿父母的钱给人家?无论如何,请不要再透支我们的同情心和爱心了。

回复

2012-02-24

这篇稿子为何没有采访黄鹤本人呢?

回复

2012-02-24

慈善也是一项事业,不仅仅是靠热情来维系慈善,这样难免会有好心办坏事的可能,更有甚者会利用大众存在的同情心和目前政府积极支持慈善事业的大环境,巧立名目,得一己之利。看完这篇文章,我不能判断“黄鹤”在整个过程中到底有没有触犯原则性的道德底线,但整个行知学校的创办运行过程中很多好心人只是起到了出钱的作用,并没有对钱的去向进行必要的监督,没有相应的制度建立和执行。到最后纸包不住火的时候才反问怎么回事,回忆到底出过哪些问题。

回复

2012-02-24

这不仅辜负了民众的一片善心,使得该被帮助的学生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伤害了公众心中那份对慈善事业的信任,使得整个慈善事业也深陷信任危机中。慈善事业资金流动的不透明使得此类事件有了频频得手的条件,相应的监督体制不完善也使得“黄鹤”一类能一次次逍遥法外。除此之外,公众在进行慈善捐助的过程中,更要擦亮眼睛,切勿让雪中送炭变成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