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
人人耳熟能详的”主旋律“已经提出20周年。1987年,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知”两个月后,主旋律被电影界提上台面
●“对主旋律支持是逐年增高,你立项的时候会受到电影局、当地政府、电影厂的支持,支持不仅是道义上的,而是资金上的保证,拍完后还有奖励,政府鼓励你的创作积极性。这不是一般的口号,而是变成了一套很完整的鼓励系统,这个系统基本上是从主旋律口号提出之后就开始成立了的。” 2005年3月,广州市盲人学校的孩子集体“观看”了平生第一场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谭庆驹/摄 遵照邓小平指示,话剧《决战淮海》删去了3封电报的情节。 1987年,17岁的山西孩子贾樟柯和他的同学,每月能领到学校发的1元钱,他负责拿这笔钱组织大家包场看电影。贾樟柯组织的都是奇奇怪怪的香港电影——一点也不像学校组织的包场。
——主旋律口号提出者之一,现《电影》杂志主编赵葆华
●“主旋律是电影界首先提出来的,贯彻主旋律要符合艺术规律,好莱坞的主旋律非常巧妙,懂得如何宣传美国精神,用故事、人物融解掉、融化掉。我们过去有些影片可能故事性弱、人物性格弱……影响了主旋律的弘扬,但这不是主旋律不好看。”
——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梁光弟
●“关于主旋律曾经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从1987年到现在有多少定义根本说不清楚,‘三性统一’,从最早的文艺定义开始;‘百花齐放’,这是一种;然后‘双百’;然后是‘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然后是‘三性统一’;然后‘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三贴近’也是一个……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存在。‘弘扬时代精神’,大概就是‘主旋律’的意思,这是社会的责任。但你要说谁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没有。”
——电影局文艺处副处长陆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