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

“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马老师的回答惊心动魄: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和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沈颖

马老师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走了,我感到特别失落。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第一线老师,因为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的教育和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里,他们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先后在东莞中学、深圳中学任教的马小平老师即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却很早就有全球教育眼光,在21世纪的世界大格局,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下,来审视和思考我们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我要突出提及的,不只是马老师身上的“师德”,而是一个中学教师的大境界。我最初就是被马老师提出的“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的命题所吸引的。马老师说:“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正要赶紧改行。但是我们如果执意选择教育,那我们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他还说:“我一生总在追求我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4-08-19

中国的教育和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里,他们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回复

2013-05-25

深深的认同!

回复

2013-05-24

佩服,佩服.

回复

2013-03-29

马小平是我高中时待过一堂课的老师,听过他的一次演讲。那是90年的时候,很帅,人很正,很有气质。演讲非常有激情。湘潭一中还是有些大气的导师的。怀念他们。

回复

2012-11-02

好文共欣赏。

回复

2012-09-21

有一些老古董应该淘汰了,有好多中小学校的老师完全不懂教育,自己本身就不具备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应有的素养。其实现在许多年轻的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却被一些老古董压制着,无法得到实施。当然基础教育领域也不乏一些真正的好教师,但是为数不多,绝大多数都是体制的奴隶,而且被奴役成惯性了,也开始奴役别人。要拯救中国的教育,要从体制开始,而且要清理教师队伍,我们的教育需要多有一些敢于和体制叫板,且真正把“教书育人”这几个字理解地透彻,而且能真正去践行的人。

回复

2012-09-19

向中国最具良知和视野的老师致敬!

回复

2012-09-15

致敬!

回复

2012-09-14

“做一个普通教师应该或可以做的事情”坚守“点燃他们心中的那盏灯”。

回复

2012-09-13

马老师是个榜样,还有更多的马老师们为我们的教育贡献着力量!

回复

2012-04-09

其实马小平老师曾努力改变过教育体制,在中国建立一所“帕夫雷什中学”,他曾无比激情地对我讲过东莞松山湖中学的蓝图和愿景,可惜现有体制不允许理想的实现。他到深圳中学的二年后就生病了,唉,人生。现在浮想起在他宿舍聊天的情境,他抽着烟,给我沏茶,然后对我讲各种书和电影,如果没看过,他会说“那你应当看一下”,每次谈话结束都感到自己好无知啊。@Greenie_Tree

回复

2012-02-24

值得反思

回复

2012-02-20

干教育,是一件良心上的事情!

回复

2012-02-16

从中学到研究生,印象最深的是高一时的王学松老师。王老师是班主任,但主导班级而不独裁管理,很多事情都以投票表决的方式解决,投票的解决即使是他不愿看到的,他也不回去改变结果。他总引导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他去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表现出来。民主 自由 是王老师教给我们的。

回复

2012-02-15

想想高三时,老师有个规定,在教室里不能看书,这种书当然是指除了教科书及练习书以后的东西。单看这一条,我对中国大部分教师,无比厌恶。他们只是在工作,而不是在教育。

回复

2012-02-15

他“身上有一种很浓的少年气质,一种不平静的东西,一种燃烧的东西”。

回复

2012-02-12

作为这场“静悄悄的变革”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马老师走了;我们在感到失落、遗憾的同时,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契机,作一次严肃的反思

回复

2012-02-12

“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马老师的回答更是惊心动魄: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和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特别推荐阅读。

回复

2012-02-11

#教育#

回复

2012-02-11

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这样:其实她很有知识很有道德,人格健全,因为知识的渊博而有能赚大钱的能力(以功利心来谈,比如鲁迅、胡适),但是为了更多的人和她一样,才舍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只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未来甘于默默奉献。 现在大多老师有知识少道德,人格不健全,知识不渊博没赚大钱的本事,但还和市场铺子的人心态一样只顾搂赚钱(比如我们初中班主任、高中校长),为了生活,才舍弃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来顾及利益。倚老卖老不会有长远目光为国为民。 没办法 中国老百姓太穷了,中产阶级人少,此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都的活下去就不会理会那什么高尚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