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的伤疤:一个矿工村的生存样本

这里是矿难的另一个现场:矿工输出的源头。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最高峰的时候,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壮年男性到山西当矿工。过去的20年里,频发的矿难,让这里成为了国家能源链条上,最疼痛的一环。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沈颖

这里是矿难的另一个现场:矿工输出的源头。

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最高峰的时候,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壮年男性到山西当矿工。过去的20年里,频发的矿难,让这里成为了国家能源链条上,最疼痛的一环。

没放鞭炮的家庭

在贫困的驱使下,往日熟练的农民成为笨拙的矿工。他们没有太多安全知识,且只能寄身无证或者条件差的小煤窑。

镇上烟花的声音循着溪水进到深山。过年的热闹,让王多权觉得悲伤。

在这豹溪沟尽头的房子里,家具都已经破旧了,搭着布帘的21吋电视机是唯一的大件电器。瘦小的王多权躺在床上,眼窝深陷,屋内漂浮的灰尘顺着光线落到他的头发上。

雪从腊月底开始,已经下了一个多星期。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煤块在床边的炉子悄悄燃烧,但热量似乎被寒冷吞噬尽了。36岁的王多权已经躺了16年了。16年前发生在山西煤矿的事故,砸断了他肩胛下的脊椎,并将他的人生死死地定格在山间的家中——王多权自腰部以下瘫痪,大小便失禁。

王多权的家乡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外出务工的浪潮席卷了山乡,男人们抛妻别子去往外乡谋生。务工收入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

王多权每天要躺着工作10个小时。一双鞋垫要花上10天才能完成,而刺绣整幅作品耗费的时间则更长。2008年汶川地震,王多权捐出了十双鞋垫。青海玉树地震,王多权给平利县委写信,要求组织义卖,但未获回复。他希望有人买他的鞋垫。 (曹宗文 山姆哥/图)

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发展催生出能源开发的热潮。一大批安全生产不合格的矿井和黑煤窑在山西出现,并需要大量劳动力。淘到第一桶金的山乡村民回到家乡,将山西描述成为一个遍地都是“乌金”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八仙镇男人在贫困的驱使下,走进了矿井。这些新矿工多数没有太多安全知识,他们并没有机会进入国有矿井,只能寄身无证或者条件差的小煤窑。

“当初去山西挖煤,就是为了赚够结婚的钱。”王多权说。1996年春节后,20岁的王多权放弃了在家中烧木炭的营生,和亲友一起到山西省汾西县一处私人煤矿做矿工。八仙镇的矿工多数是王多权这样的中小学毕业生。父母放心王多权外出是因为煤矿的承包者就是他的表哥。

王多权需要将几百斤的煤车拉到指定的位置,上班十二个小时内他可以拉30车。每车的工资是8毛多,这样他每天就可以挣到二十块钱。每次上完班都黑得“只看得见一排牙齿”,很多人累得衣服也不脱就躺倒睡下了,王多权则每天都坚持洗澡,衣服也是洗得干干净净。

“8月16日中午两点多,”王多权清楚地记得16年前的那一刻,“半吨煤啊,突然塌下来压在我身上,当时并没有昏过去,我摸了摸腿,已经毫无知觉了。”后来到医院他才知道,煤块砸断了他的脊椎。

八仙镇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壮年男性到山西做矿工,这里的小孩子在很小时就已经明白冒顶、透水、瓦斯爆炸的含义,矿难将两个相距千里的地方牢牢地纠缠在一起。在八仙镇乌药山村一组,数十人的廖家湾院子近年已有四人在矿井中死去。小伙子春节后活蹦乱跳地出去,回到家乡的往往就只有他们的骨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4)


回复

2013-04-06

中国中西部有最善良纯真的人。他们吞食着畸形经济发展的恶果,却没有抱怨,依然存着感恩的心。。。

回复

2012-09-26

南方周末记者肯定能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好人一生平安。

2012-03-03

相形之下,我们今天的生活要比王多权幸福千倍,感恩,惜福!同时要说的是,在当今物质文明过度充裕的城市人群,王多权身上的这种超常毅志力是值得我们大家反思和学习的。向他致敬!!急切希望能资助到他,该如果联系呢?希望知道的朋友能告知一下,谢谢!

回复

2012-09-26

采矿技术要进一步提高,矿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社会要更加关注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有关政府部门要担负起监管的责任。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该徇私隐瞒的事要依法追究。

回复

2012-09-04

罗斯查尔说得好。

2012-02-07

jkbf这位j(鸡?)什么的先生谁呀,说的也没啥错的。 就是蛆,油头粉面的人最怕了,因为蛆,那光华扮相里边恶臭的脓疮暴露了,所以他们讨厌蛆。流毒都善于隐藏的,各种扮相都有。 愤青到底啥意思,我至今不是很明白,大概是反对者或者不平者。在中国社会里除了权贵就是民了,可以分三种,一是善男女即作为信众的p民,一是奴才,再者就是作为反对者的愤青。据说最高明的治民术就是奴才和愤青之间的制衡,有如臣子忠奸之间的制衡一般。我天生就讨厌奴才,那便做得愤青也无妨。

回复

2012-09-04

说得好。

2012-02-04

悠悠五千年,一言以蔽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回复

2012-09-04

联系南方周末记者吧。好人好报。

2012-03-03

相形之下,我们今天的生活要比王多权幸福千倍,感恩,惜福!同时要说的是,在当今物质文明过度充裕的城市人群,王多权身上的这种超常毅志力是值得我们大家反思和学习的。向他致敬!!急切希望能资助到他,该如果联系呢?希望知道的朋友能告知一下,谢谢!

回复

2012-03-13

深刻的反思

回复

2012-03-03

相形之下,我们今天的生活要比王多权幸福千倍,感恩,惜福!同时要说的是,在当今物质文明过度充裕的城市人群,王多权身上的这种超常毅志力是值得我们大家反思和学习的。向他致敬!!急切希望能资助到他,该如果联系呢?希望知道的朋友能告知一下,谢谢!

回复

2012-02-16

读者对矿工的感情大部分停留在“怜悯”的层面。其实,除了政府和矿主,真正能扭转这个悲剧的是矿工们本身。只有矿工们团结起来了,加入到安全生产监管中,才能根本上杜绝矿难。 /強

回复

2012-02-16

矿难的频发,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监管力度不够。文中提到,“我国煤矿井下采掘一线80%以上为农民工”,老一代的农民工朋友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淳朴和善良,他们很少关注作业环境安全,有些人甚至把煤老板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来供奉着。要解决矿难频发,最根本的是,是要使工人们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参与煤矿的安全整治。 还有,很多矿主及当地官僚根本不把来自异乡的旷工当人看。将穷困的工人和农民只当作生产和赚钱的工具,这种看法已经几乎成为这个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矿工们成为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尊严、亟待施舍的社会底层群体,他们的地位,亟待提高。

回复

2012-02-08

我问问记者。

2012-02-07

如何帮助他们呀? 有详细地址吗 地图上有两个豹溪沟

回复

2012-02-07

如何帮助他们呀? 有详细地址吗 地图上有两个豹溪沟

回复

2012-02-07

jkbf这位j(鸡?)什么的先生谁呀,说的也没啥错的。 就是蛆,油头粉面的人最怕了,因为蛆,那光华扮相里边恶臭的脓疮暴露了,所以他们讨厌蛆。流毒都善于隐藏的,各种扮相都有。 愤青到底啥意思,我至今不是很明白,大概是反对者或者不平者。在中国社会里除了权贵就是民了,可以分三种,一是善男女即作为信众的p民,一是奴才,再者就是作为反对者的愤青。据说最高明的治民术就是奴才和愤青之间的制衡,有如臣子忠奸之间的制衡一般。我天生就讨厌奴才,那便做得愤青也无妨。

2012-02-03

什么罗斯查尔就是南周里的一只蛆,恶心的粪青。

回复

2012-02-06

人间有悲欢离合。

回复

2012-02-06

“苦难都是一样的,活着却要积聚心底的信念。”

回复

2012-02-06

和谐天下,民生艰难!

回复

2012-02-05

中国农民的命运就是这样啊。

回复

2012-02-05

只能寄希望于有更多的人关注。。

回复

2012-02-04

王多权真是个值得敬佩的汉子。如何能真正帮到那些身坚志残的人们呢?如果想送他电脑,该怎么联系呢?

回复

2012-02-04

南方系的态度往往隐藏于其盘观者的态度里,有种不温不火的热情和愤怒在其中;冷漠者因此起而愤慨,愤怒者因此静而沉思。报道的意义在于改变公众的态度进而促成事情的优化,无奈大陆公民手中权力有限,尚不能把控自己命运的同时,只能寄希望于更多的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