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理解比怀疑更重要

怀疑精神当然不错,但其滥用也很容易成为一种“阴谋论”式的认知态度:一遇异见,便倾向于从“坏”处解读,似乎那里一定包藏了祸心。事实上,无论治学还是应世,最重要的态度都不是“怀疑”,而是“理解”。

责任编辑:蔡军剑

滥用怀疑精神,容易成为一种“阴谋论”式的认知态度

记不得是哪位说的了:中国古书是竖排,读起来好像不断点头说“是、是”;洋人的书是横排,读起来好像不断摇头:“no、no”。话很俏皮,目的是提倡“怀疑”态度。这在近代学者中很常见。陈垣先生讲史源学,揭出两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也只是一个疑字。不过,他们也并非一味提倡怀疑。胡适曾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治学与为人是两个不同领域,当有不同规则。然而有时这两个领域也很难做出清晰的切分:学术问题的解决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学者在治学中养成的习惯也常不自觉地体现在处世风格中。更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不求甚解的人来说,记住“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