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经济表情】中产之困
国际上,中产阶层的达标线或者用量化的家庭收入来衡量,或者按照职业性质划分。而在中国,奔向中产的道路障碍重重。有些先行者被迫选择在美国当房东,在他乡圆自己的中产之梦。
责任编辑:顾策 邓瑾 张华 肖华
奔向中产的道路障碍重重。有些先行者被迫选择在美国当房东,在他乡圆自己的中产之梦。
不幸福的“小康”
2011年12月22日冬至,26岁的马天驰早早来到位于上海陆家嘴繁华地段的办公室,刚打开电脑,就看到了统计局前一天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根据报告,2010年中国人均GDP2999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6元,小康率80.1%,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86.4%。
“这些数儿,看着挺幸福的。”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受托运营部工作的马天驰美国式地耸了耸肩。他坦言自己的月收入税前近1万元,可支配收入约6500元,是全国人均值的7.8倍,但“没觉得变幸福了”。
当被问及作为中产阶层为什么感觉不到生活的良性变化时,马天驰一连串娴熟的喝咖啡动作突然中断,他睁大眼睛问记者:“我也算中产阶层?!”
与此同时,王珊(化名)也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质疑着自己的身份。
39岁的王珊是财经类杂志的高级编辑,丈夫是高级销售人员,全家年收入40万元左右。自9月起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升至3500元,近几次看工资条的心情都被王珊形容为“跌宕起伏”。
“前一阵涨了工资,所以看到最开头的应发工资时,心里就开始算计这个月可以多买些什么东西。可等到看完各种应缴项目后,感觉拿到手的钱比以前还少了,心情一下子从山顶跌到山沟里,刚刚还在脑子里盘算的东西立刻就被否决了。”王珊没法理解有“杀富济贫”作用的税收工具怎么就“杀”到了自己头上。
“我觉得自己不是富人,连中产阶层都不算。”王珊皱着眉头抱怨。
2011年10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