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食品安全报告】自助者说——公益载不动“菜团”
城市中产,在食品信任危机下,选择相信自己,试图与食品生产者建立相互诚信、风险共担的消费模式,这些以“农夫市集”命名的组织一诞生即飘摇。
责任编辑:曹海东 何海宁 朱红军 彭利国
城市中产,在食品信任危机下,选择相信自己,试图与食品生产者建立相互诚信、风险共担的消费模式,这些以“农夫市集”命名的组织一诞生即飘摇。
在经历一番挣扎后,2011年8月易晓武退出了自己一手创建的“上海菜团”。因合作伙伴质疑他参股一家生态农场,有“输送利益的嫌疑”。此时,距离菜团的创办还不到一周年。
退出后,易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上海侬好农夫市集,这也是他于2011年5月创建的组织。但公益化道路,使之面临生存窘境。
上海菜团是一群关心食品安全的白领,自发组织起来采购安全食品的组织,而“侬好”市集则是生态农场定期“聚会”的售卖活动。这两种“餐桌自救”的创新模式,于近两年来,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纷纷涌现。参与者多为城市中产,他们在食品信任危机下,选择相信自己,试图与安全食品生产者建立相互诚信、风险共担的消费模式。
欧美日韩等国在二三十年前就用这些自救方式刺激国内食品安全的改善,至今,这些国家的生态农产品生产比例已达20%-30%。但在中国,一切都刚刚萌芽,易晓武的“创痛”也是自救组织集体面临的问题,白领们的餐桌仍有变局。
农夫市集没“钱途”
易晓武因为看到北京的有机农夫市集很火爆,就欣然创建“侬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