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保护隐私,才能防控艾滋

隐私权是推动艾滋病检测、降低新发感染数量的关键,我们无可妥协。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江维维

隐私权是推动艾滋病检测、降低新发感染数量的关键,我们无可妥协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柴会群先生发表评论文章(《艾滋病,隐私不是挡箭牌》,2011年12月1日《南方周末》自由谈),对保护艾滋病检测者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提出批评。文章以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故意向其妻子传播病毒、进而感染孩子的事件为例,质问当地疾病控制部门,为什么在掌握其感染情况后没有立即通知家属,从而预防病毒的传播。

尽管未必是柴先生的本意,但该文可能让读者误以为艾滋病人的隐私不应保护。许多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2-12-13

年青作者经过艰苦细致的采访和合理合情的分析,写出了有血有肉的文章,属于实干型的文学创作人才,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2012-02-09

露给其他人。”隐私保护不仅是促进艾滋病检测的重要手段,更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鼓励人们主动就诊或咨询,并确保信息准确性,从而对整体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关键影响。

回复

2012-01-05

这篇说得还像人话,那个柴大记者大概还没学会呢。

回复

2012-01-04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艾滋和梅毒,淋病都是性病,大部分艾滋病人现在都是乱性患病,血液传染的很少了,梅毒也有通过血液传染,为何没人同情得梅毒的,梅毒淋病为何不能像艾滋病一样,纳入医保?

回复

2012-01-03

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回复

2012-01-03

保护隐私

回复

2011-12-30

朝鲜大概没有艾滋病患者吧。

回复

2011-12-30

加强教育,普及防艾知识,消除人们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心理,也很重要

回复

2011-12-30

先查一下柴群会有没有艾滋,至少这个人精神有问题。

回复

2011-12-29

保护隐私,才能防控艾滋

回复

2011-12-25

结合国情预防艾滋才是最主要的办法!

回复

2011-12-24

也许这回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下中国的‘特殊’国情;

回复

2011-12-24

应该保护隐私,毕竟艾滋病患者也是一个普通的患者,需要有隐私。但是可能有些心理比较扭曲的人,认为自己感染艾滋是社会的责任,所以在自己弥留之际,想尽一切办法报复社会。这种情况是不能排除的。

回复

2011-12-24

基本赞同,可是他伴侣呢?因为他的隐私而将其伴侣置于潜在的危险境地,这同你知道有人杀人却默不作声有什么两样?他的权利需要保障,别人的生命安全也是需要保护的,有更好的方法兼顾两者吗?

回复

2011-12-24

保护艾滋病人的隐私的确重要,但是,倘若有些极端的艾滋病人在他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艾滋病故意传染给他人怎么办?谁去保护那些健康的社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