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保护隐私,才能防控艾滋
隐私权是推动艾滋病检测、降低新发感染数量的关键,我们无可妥协。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江维维
隐私权是推动艾滋病检测、降低新发感染数量的关键,我们无可妥协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柴会群先生发表评论文章(《艾滋病,隐私不是挡箭牌》,2011年12月1日《南方周末》自由谈),对保护艾滋病检测者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提出批评。文章以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故意向其妻子传播病毒、进而感染孩子的事件为例,质问当地疾病控制部门,为什么在掌握其感染情况后没有立即通知家属,从而预防病毒的传播。
尽管未必是柴先生的本意,但该文可能让读者误以为艾滋病人的隐私不应保护。许多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方亚
年青作者经过艰苦细致的采访和合理合情的分析,写出了有血有肉的文章,属于实干型的文学创作人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