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盈寸之间蕴藏巨大潜力 国内鼻烟壶收藏与拍卖市场持续升温

木质雕花落地窗、紫砂茶壶和四处弥漫的沁心茶香,与博大精深的鼻烟壶文化交相辉映,为在场的文物投资者和鼻烟壶爱好者带来夏日的清凉。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而位于菜市口的博元舫茶楼内,却是清香雅韵缭绕,由芷兰雅集主办的一场名为“清宫鼻烟壶的鉴赏与投资”的讲座在此举行。木质雕花落地 窗、紫砂茶壶和四处弥漫的沁心茶香,与博大精深的鼻烟壶文化交相辉映,为在场的文物投资者和鼻烟壶爱好者带来夏日的清凉。

主讲人张荣现任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是国内鼻烟壶研究领域的权威,她讲述了鼻烟壶在中国的制作起源、材质品种的分类、宫廷制作以及北京、广州、苏州等地民间制作工艺、鼻烟壶市场的拍卖行情等,还展示了故宫所藏鼻烟壶的珍贵照片,揭示了小物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和魅力。

故宫博物院与国内鼻烟壶研究的兴起
师从中国鼻烟壶研究泰斗夏更起先生的张荣,可以称得上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人物。1995年,其主编的《故宫鼻烟壶精粹》一书出版发行,成为当时较全面研究鼻 烟壶的开山之作,也是至今为止国内介绍鼻烟壶最为全面的专著之一。其中有关鼻烟壶的历史起源及分类研究的理论被众多后来研究者引用。此外,她的专著《掌中 珍玩鼻烟壶》、《故宫博物院珍品全集六十卷—鼻烟壶卷》也为推动鼻烟壶研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故宫鼻烟壶精粹》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25件鼻烟壶正式公诸于众,揭开了馆藏鼻烟壶的神秘面纱。其实,这二百多件藏品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故宫博物院是国内收藏鼻烟壶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单位,藏有各种鼻烟壶两千余件,其中以玻璃器居多。

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由国内热影响至国外不同,鼻烟壶虽是地道的中国文物,却首先得到海外藏家的重视和喜爱,因而早期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在国外。早在 1966年,美国就出现了专门的中国鼻烟壶收藏协会,每年,协会都会在美国、欧洲等地开展一次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鼻烟壶文化在西方的盛行。亚洲地区要 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起步最早,改革开放之前,这些地区的藏家就到内地的文物商店购买鼻烟壶,当时一件普通品质的卖品仅需几元钱,导致了大量品 类丰富的鼻烟壶流入他们手中,现今国内制作的内画鼻烟壶也主要销往该地,收藏热带动了当地鼻烟壶研究的发展。

国内鼻烟壶研究兴起较晚,据张荣介绍,在故宫博物院,鼻烟壶起初只是按质地分类,分散在器物部的各个组内,直到1981年,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的夏更起、耿 宝昌和李久芳被派去参加中国鼻烟壶协会的会议时,故宫博物院才把鼻烟壶列为一门专项研究。从此,国内鼻烟壶研究才正式起步。

与鼻烟壶研究一样,国内的鼻烟壶收藏、拍卖市场也一直是“外热内冷”。20世纪70年代以来,鼻烟壶在欧美、香港等地的拍卖市场上备受追捧。但这一流行风潮并未引起国内市场的响应。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内地艺术品拍卖兴起,研究者、从业者、收藏者才逐渐关注到鼻烟壶。

然而中外鼻烟壶拍卖尚存差距,中国鼻烟壶研究会会长黑冠宇先生指出,国际上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鼻烟壶市场,从藏家到买家,都对鼻烟壶方方面面有深入的研究,从鼻烟壶的收藏、研究、宣传到拍卖,具备一个十分完整的环节链条。

国际市场日显成熟和稳定,而国内市场正处于一个活络、积极发展的时期,鼻烟壶热呈现出由国外向国内转移的趋势。最近五年,许多海外藏家逐渐认识到内地市场 的潜力,到内地来寻求合作。尤其以新加坡的鼻烟壶藏家和收藏机构居多,纷纷以藏品作为桥梁,与内地进行互动合作。许多品质较高的鼻烟壶开始在国内市场出 现,其精美程度之高也吸引了国内藏家对鼻烟壶的关注。

据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安蓓蕾女士介绍,“就在五年前,内地鼻烟壶拍卖的市场还很小,从香港佳士得历年的成交情况看,大量的鼻烟壶买家来自欧 美地区,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国内地的买家数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内地藏家对鼻烟壶的文化和价值了解的更深入,已有藏家进入市场,开始购 买一些价格较高的鼻烟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