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环保更是一种情操
环保、绿色、低碳,都是近年世界范围的热题。相对浪费、污染、破坏,前者的力 量在于持续延长人类的整体存在感,以及更亲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什么有这种热议性题目呢?
当 中国人放弃或不屑去一路下来地了解自己的家园时,一个美国人,前《纽约客》记者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独自驱车行驶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环保、绿色、低碳,都是近年世界范围的热题。相对浪费、污染、破坏,前者的力 量在于持续延长人类的整体存在感,以及更亲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什么有这种热议性题目呢?这源于后者的日益泛滥。当人类越来越肆无忌惮诋毁大自然时,才 会发现自身越来越匮乏。这匮乏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中国需要怎样的环保理念,应该树立怎样的绿色意识?我们无力回答。当污染和破坏已经深入人心,仅仅 的科学方式无法了断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从机理的深处来探寻和问诊病源,进而尝试在下一代或者下一个世界中让违背大自然自身规律的事情就此绝迹。
当 中国人放弃或不屑去一路下来地了解自己的家园时,一个美国人,前《纽约客》记者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独自驱车行驶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寻路中国: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版)这本书中,他不仅仅是个游客,你从他的字里行间更能发现一名体验派的 社会学者的身体力行。他不用从故纸堆中找资料,而是亲身感受近年来的变化。这变化的背面有关于环境的更迭与迷失,更有造成这些或破败或残缺现实的真实原 因。海斯勒用七年的光阴行走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他面对的是永远不缺少惊奇和残酷的城乡,造成种种艰难状态的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思考。个人在大时代背景下 的不规则运动,是我们打量这个不断变化中国的最好方式之一,从人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环境,是如何在一种强烈的“不得不”下遭到声嘶力竭的破坏的。
如 果要对环保意识来一番追本溯源,那么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版)无疑是重要源头之一。 在这本书中,她向人类第一次发出纠正—对诸如“征服大自然”之类的口号。蕾切尔·卡森用科学的陈述和追问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在环境保护概念形成之前,人类 的发展无不建立在对大自然的残酷掠夺和恶狠狠的摧残之下,直到今天,人类改观的不多,但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卡森富有人文精神著作的昭示下,懂得了一些和谐相 处之道以及善待大自然的重要之处。有人说,善待大自然还来得及。真的吗?越来越多的天灾在启示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紧迫性,人类至少应该在大自然报复来 临前学会敬畏。人类的反省首先开始于科技,或者是因为科技而对技术本身的反省,这种人类发明出来的技术反过来毁灭人类的例子太多了,行进到21世纪当然不 只是DDT杀虫剂那么简单。正所谓有形易访无形难控,人类内心纠结千年的所谓进步、发展情结该如何有效控制呢?或者说,我们在步履不停的时代节奏中,如何 找到自己应该拥有的内心世界呢?台湾作家蒋勋的《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至少告诉了我如何与自我内心相处的方式。前文说 了,仅仅学会科学方式上的环保或者禁忌,无法真正解决人类在环保问题上的核心领域,我们首先需要更多地修缮自己的心灵。比如潜藏于人性内在的“暴力孤 独”。蒋勋在历史、文化、文艺中帮我们找寻如何松解和释放这种体内垃圾,同样当我们对大自然产生一种可怕的征服欲望时,也可以将之化解、熄灭。
环 保意识如一栋破败的房子,当完成对其的评估和清除,剩下的工作就是重新修缮和装修。从南京出走到香港的华人作家葛亮,是一个对传统和旧物无比怀念的作家, 他的短篇小说集《七声》(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版)里有过多对美好过去的描述,无论是木匠、捏泥人的手工艺人,还是旧时古都南京的一景一物,统统展 示着旧物之美,寄托着人们对传统之美的美好记忆。它们都不应该成为现代化的淘汰品,而是应该更好地作为人类伟大的文明继续存在下去。说到底,对传统的尊 重,也如环保意识一样,是一种敬畏和传承,而非因其老旧而一概毁之。
那些所谓“旧物”、自然里的鱼虫以及乡土气息的村庄,其实都是人类历 史留给我们后代的一种美好。《塞耳彭自然史》(怀特著,缪哲译,花城出版社,2002年12月版)讲述的正是英国一处可爱的乡村—塞耳彭村里的鸟兽草木虫 鱼,这些大自然里最司空见惯的生命,是美好与壮丽的另一种象征。学会观察大自然中的普通生命,大概也是我们一次审视和打量自我的过程。《塞耳彭自然史》是 18世纪著名博物学家、作家怀特用书信体写成的博物记,对塞耳彭村的鸟兽草木虫鱼娓娓道来,两百多年来一直被传阅,文字的美以及缪哲翻译的妙,给这组乡间 美好增添了何止一道的风景。本书也影响后世,20世纪的生态运动,奉此书为生态的圣经之一,1996年,美国的OUTSIDE杂志评选了“改变世界的10 本书”(从生态意识的角度),《塞耳彭自然史》名列其中。我们阅读此类名著,并非直接找到一种合适我们自己的环保策略,而是从自己身体内核出发,锻炼和培 养一种情操,这种情操让我们在敬畏大自然的同时,更能学会发现它原本的美,以至于我们可以不再虚妄地产生那些改造或者征服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