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强制减排大限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果顺利,2015年谈成、2020年进入实施的新的减排法律协议将给中国套上一个减排的“紧箍咒”。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张馨苑

如果顺利,2015年谈成、2020年进入实施的新的减排法律协议将给中国套上一个减排的“紧箍咒”。

在气候变化的谈判场内,美国、中国常常被并列挂在人们的嘴边,贴上的标签是“主要碳排放大国”。

尽管中国官员、非政府组织四处解释自己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强调自己的人均碳排放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已是全球最高。

在目前的气候谈判框架下,单单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下“打理”自己那占到20%的排放总量,包括美国、中国以及其他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2-04-07

除非与地方官员业绩考核强制挂钩,否则还是浮云。

回复

2012-02-13

紧张……

回复

2012-02-13

回复

2012-02-11

除了碳市场,航空以及航海这两个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的行业已受到影响。2012年1月1日,欧盟将对进入欧盟空域的国际航空运输征收“碳税”,2011年7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首次通过适用于所有国家船舶的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强制性能效指标,据说,我国国内一些造船厂的订单已经受到了影响

回复

2011-12-18

还是欧盟比较讲理。

回复

2011-12-18

热点新闻 气候谈判陷入“形式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