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谁的脚印

新专辑《影子》里,如精练直接的三和弦朋克乐队一般仅三员编制,马木尔负责一切主要的:唱、冬不拉、贝司、吉他和口弦,剩下两位用于令节奏更为精准厚重:努尔太弹贝司,张东敲鼓。

IZ可看作马木尔的个人乐队,从2002年组队迄今,词曲基本都是他来做,乐队成员亦随着他个人的音乐趣好而一变再变。新专辑《影子》里,如精练直接的三 和弦朋克乐队一般仅三员编制,马木尔负责一切主要的:唱、冬不拉、贝司、吉他和口弦,剩下两位用于令节奏更为精准厚重:努尔太弹贝司,张东敲鼓。

马木尔,这位41岁的哈萨克人一度被视为内地独立音乐圈里吉他弹得最好的,尽管他是弹着冬不拉长大。我本以为会一如既往地听到精妙、地道,大段大段的哈萨 克传统冬不拉演奏,这个估算被《影子》彻底粉碎,马木尔为每一首歌搭筑起钢架般难以撼动的坚实节奏,把器乐演奏的一切段落、动作和细节皆分解切碎,委身于 节奏之下,甚至销匿不见,这显然跟怎么强调旋律都不为过的哈萨克传统音乐观念相悖。哈萨克传统音乐当然是马木尔一切修为的根源和线索,没料到,在《影子》 里他甚至在竭力逃离传统音乐的控制。

西方音乐的影响当然是主要原因,而这种影响的得逞是否基于传统音乐本身的限制,则值得商榷。马木尔说,在他的故乡新疆奇台,“很多人能弹(这里指冬不拉) 难度很大的曲子,但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下来了,因为没有更多想法”,显然,西方音乐至少给马木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想法”,在离开新疆之前他深爱英国折衷 主义艺术摇滚乐队King Crimson,不久前据他一个朋友说,他现在听的是颠覆正统古典音乐的John Cage和Karlheinz Stockhausen。

《纽约时报》近期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音乐家们的报道,意料之中,文章的重点和线索皆为政治,文中提到了马木尔、蒙古民族音乐乐队杭盖、 “草原夜莺”乌兰托娅和“彝族歌王”奥杰阿格等,前两者完全被当局忽视却屡屡欧洲巡演(刚忙完新唱片发布,IZ就应瑞士圣加伦文化节邀请前赴演出)、墙内 开花墙外香的奇妙处境,和后两者挂继承少数民族音乐的羊头卖弘扬汉族文化之狗肉的艺术道路,证明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没得到保护,甚至在快马加鞭地 被迅速一体化的事实。

IZ在哈萨克语里意为脚印,本是秉承哈萨克传统音乐衣钵之喻,沿着前辈音乐家的足迹走啊走,不知不觉地一只脚已拐到了西方实验摇滚这一边。相信马木尔为乐 队起名脚印绝非要依从谁来亦步亦趋,而是要印下自己的。什么民族音乐,什么实验摇滚,让这些执念统统闪开—不是世界的,不是民族的,是我自己的。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