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李国修:生活与戏剧,只隔一扇屏风

开门、上台、演戏——这么多年来,李国修就潜心做好这一件事。如今,这个在台湾家喻户晓的戏剧泰斗,终于带着自己的经典作品《三人行不行》、《京戏启示录》走进了内地。这下,大伙儿才幡然醒悟,原来台湾不只有赖声川,还有一个让你笑中有泪的李国修。

海报 (姚磊、受访人提供/图)

开门、上台、演戏——这么多年来,李国修就潜心做好这一件事。如今,这个在台湾家喻户晓的戏剧泰斗,终于带着自己的经典作品《三人行不行》、《京戏启示录》走进了内地。这下,大伙儿才幡然醒悟,原来台湾不只有赖声川,还有一个让你笑中有泪的李国修。

李国修 台湾戏剧界泰斗。集编、导、演及剧团负责人于一身,曾参与兰陵剧团、表演工作坊的演出,后来开创屏风表演班,现任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也是台北艺术大学剧本创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代表作品包括《三人行不行》、《西出阳关》、《北极之光》、《女儿红》、《征婚启事》、《京戏启示录》等。

北京麻雀瓦舍剧场,台湾戏剧《三人行不行》内地版在这里上演。这部在台湾历经182场,数次改编,观看达7万人次的戏剧《三人行不行》7月由至乐汇舞台剧机构引进北京,票房惊人。8月,主办方决定加演两周,门票依旧一扫而光。

李国修,被誉为“台湾戏剧泰斗”的戏剧人,此刻就站在后台,搓着手,表情舒展。“舞台与观众只有一步之隔,而舞台上的表演与舞台下的生活也仅仅相隔一扇屏风。”而他,则站在一旁,看着屏风内外的故事,悄然发生。

与赖声川、李立群的三人行

从18岁加入世新大学戏剧社,李国修的戏剧路一走就是几十年。正是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对生活的捕捉与积累,让他和观众之间的那扇门,越开越大。1984年,李国修和赖声川、李立群共同创作了至今广为流传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三个人集体即兴创作了6个月,没有剧本,有的只是各自的记忆力,对戏剧的痴迷与热爱。创作排演将近750分钟的内容,全都源于各自的经历和对生活元素的汲取。从那时起,李国修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今年4月,上海戏剧大赏,在台北难聚首的三人却在上海相遇,那张弥足珍贵的合影照成了众多网友追逐寻找的对象,对比25年前集体创作排练之后的合影,那种戏剧情结与气氛依旧浓烈。7月,李国修北京排演《三人行不行》,李立群到场探班,年轻时因戏剧结下的情谊二十多年没变过。如今赖声川的表演坊延续着他们当年的经典—《那一年,我们说相声》,全国巡演,李国修说,他一定会去观看。


做喜剧给观众看

李国修的屏风剧团不演翻译剧本,也不演经典剧本。他的剧本描述的都是他所认识的人,说的都是他和他朋友们的经历。“搞创作的人,记忆力一定要好。”他没有什么记录灵感的小本子,因为生活就是灵感的源泉。他是个不为观众写剧本的编剧,不会取悦观众,因为那是在哗众取宠。他甚至很阿Q地认为,他所编写的剧本都应该是观众喜爱的,喜剧便很自然地成为是最主要的类型。2007年,李国修带来《沙姆雷特》,首次亮相便得到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的待遇,这部喜剧在很多人眼里简直就是个大相声,里面有着众多的铺垫、包袱,运用了许多相声原理。实际上,这正是李国修师从相声大师马季之后得到的启发—将曲艺元素运用到了戏剧创作之中。

师从马季也是缘分使然。1989年的夏天,新婚的李国修与太太蜜月来到广州,通过录制相声作品的唱片公司联络到了马季。相声在台湾并不发达,与内地的水平有着差距,难得在广州有这样的机会,与太太商量后,李国修当即决定拜师从艺。李国修拜师的仪式就设在宾馆内—当天包括姜昆、赵炎等马季大师的众徒弟一同在场。李国修跪倒磕头,为表诚意献上了他和太太的新婚戒指,放在一个小红锦盒里面,作为拜师礼物。马季带给李国修的更多收获是从艺之后的为人处事,在剧场外,在舞台下是否能够认清自己,找准自己,这样在台上才能奉献出更精彩的演出。

戏剧是生命,王月是全部

“屏风前, 你尽情挥洒。屏风后, 该喂奶的喂奶, 该买菜的买菜。处处都是戏, 处处有剧场。”这是李国修的妻子王月对剧团起名为“屏风”的诠释。也许没有人能比王月更了解李国修。

比李国修小10岁的她,在李国修的事业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每当李国修遇到坎坷和曲折,都是王月在身后挺身而出。《三人行不行》北京首演当天,夫人王月第一时间在网上给予肯定。

“我们的婚姻是三世情缘,如今走到了第三世,所以都要彼此珍惜。”李国修和太太结婚二十多年,闹过别扭,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在李国修的世界里,“戏剧是工作,可是工作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因为还有生活。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就是面对工作的态度,夫人王月就是我生活,那么戏剧是我的生命,王月就是我的全部!”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