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凝固自然
徐冰的《木·林·森计划》,并非传统概念与样式上的艺术作品,而是突破了当代艺术的桎梏,他将环保和经济循环直接切入作品中,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关注环境和人类的关系,体现出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与生活、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最本质命题的反省和认识。
徐冰,独立艺术家,中央美院副院长。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
徐冰的《木·林·森计划》,并非传统概念与样式上的艺术作品,而是突破了当代艺术的桎梏,用“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的多角度思维方式,加入徐冰本身的艺术思考,综合得出的艺术再造模式。他将环保和经济循环直接切入作品中,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关注环境和人类的关系,体现出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与生活、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最本质命题的反省和认识。
《木·林·森计划》
2009年11月
深圳 何香凝美术馆
《木·林·森计划》是徐冰为集资恢复肯尼亚森林绿化而设置的一套自动循环系统。徐冰通过教授少年儿童绘画树木的方法,利用当今网络科技的拍卖、购物、转账、空中教学等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孩子们在纸上画的树,变为真的树而生长在肯尼亚的土地上的理想;使部分资金从富裕地区不间断地流向相对贫困的肯尼亚,为恢复肯尼亚的植树造林提供资金。同时,在所有参与此项目运转的人们都获得利益的原则下,使他们为恢复肯尼亚的森林做出不同的贡献,并使该计划得以循环往复。
《凤凰吊装展示》
2010年3月
北京 今日美术馆
《凤凰》的制作材料取自北京建筑场馆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包括了建材、建筑工程设备、劳动工具、民工生活用品等众多现场材料。两只由低廉废弃的建筑排泄物把自已打扮得既凶悍又华丽的凤凰,如同中国人集体情感和愿望的写照,同时也将环保课题再度亮于人前。值得一提的是,《凤凰》在两年来社会、经济等其它社会变故影响下,曾几度暂停。后来台湾收藏家林百里先生慧眼识珠,鼎力相助,使得《凤凰》制作涅重生。《凤凰》制作的过程伴随着中国这两年的经历和事件,使得作品的现实性和中国的发展经历产生了直接和隐喻的双重关系。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供/图)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供/图)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供/图)
林璎林璎(Maya Lin),林徽因的侄女,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在当今国际建筑界享有极高声誉。她还在耶鲁大学就读时,就因设计美国越战纪念碑而蜚声海外。之后二十多年里,林璎设计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被美国《亚裔杂志》选为过去10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亚裔人士之一;2005年入选美国妇女名人堂。
林璎最响亮的作品,要数她在华盛顿的美国越战纪念碑。近几年来,她更专注于对自然的保护,致力于唤醒人们对当前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栖息地消亡的认识。对于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热爱,让如今的林璎,脱离了艺术家身份的束缚,成为一个真正的环保狂热分子。她的建筑设计、视觉艺术和社会活动,都成为她保护自然的手段。环保不仅仅是她的爱好,更是她的热情,她的事业,她的生命所在。
《什么正在消逝》
2009年9月
北京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供/图)
《什么正在消逝》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艺术项目,由全球的不同地区,通过不同的媒介,运用声音、影像、雕塑等创作手段共同实现。作品由引发人们关注正濒临灭绝的物种作为起点,不仅让人们关注已灭绝的物种,还有那些人们甚至没有察觉已经在消逝的东西,包括夜空中闪烁的星斗,奔向海洋的河流,动物迁徙的通道,以及后院中鸣唱的小鸟。
保罗·索莱里保罗·索莱里,意大利裔美国籍建筑师,致力于解决因现代城市的存在而引发的生态与社会问题,被誉为『生态建筑之父』。在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索莱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他关于《生态建筑》(arcology)富有开创性的哲学性著述,仍持续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他曾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优秀设计奖(1963)和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2000)。2006年,索莱里被授予库帕-休伊特国家设计终身成就奖。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索莱里就进行着伟大的创想和实践:打造一座自给自足的绿色城市,一个可以实现的乌托邦。他和他的团队就居住在位于亚利桑那沙漠中、用她们的环保理想营建的“城堡”之中。这种浪漫的思维同时也让我们对地球资源产生了新的思考。虽然他的学术著述与作品风格并不是当下最流行的,但却深受专业领域推崇。特别是对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有着前瞻而独到的思考。
《简约线性城市模型》
2009年11月
北京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索莱里密切关注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更试图将其“简约线性城市”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展览将通过珍贵的历史手稿、长卷绘画、三维模型与影像等,全面反映索莱里的经典“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同时展示他针对中国城市化语境所做的深刻思考及为中国未来城市所大胆描绘的蓝图。
《简约线性城市模型》2009 年11 月北京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索莱里密切关注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更试图将其“简约线性城市”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展览将通过珍贵的历史手稿、长卷绘画、三维模型与影像等,全面反映索莱里的经典“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同时展示他针对中国城市化语境所做的深刻思考及为中国未来城市所大胆描绘的蓝图。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提供/图)
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社会精英,将眼光转向了环保的课题。戈尔、迪卡普里奥、扬恩 · 亚瑟,这在不同领域里的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种光影呈现形式展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从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甚至到电影,艺术家们都在努力用更多元、更全面的方式向世人解释我们即将面对的一切环境危机。
艾伯特·阿诺·戈尔
艾 伯特·阿诺·戈尔,美国政治人物,曾于1993 年至2001年间在比尔·克林顿掌政时担任美国第四十五任副总统。后转型成为国际著名环境学家。2006 年,戈尔参与制作和演出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和同名书籍,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大的回响,并因其对环境事业的贡献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由于在环球气候 变化与环境问题上的贡献受到国际的肯定,他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共同获得2007 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提供/图)
艾伯特·阿诺·戈尔,美国政治人物,曾于1993年至2001年间在比尔·克林顿掌政时担任美国第四十五任副总统。后转型成为国际著名环境学家。2006年,戈尔参与制作和演出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和同名书籍,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大的回响,并因其对环境事业的贡献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由于在环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上的贡献受到国际的肯定,他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共同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好莱坞著名影星。1998年,迪卡普里奥创办了环保组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基金会』,致力于环保公益事业,涉及包括全球暖化、清洁水保护、赈灾救援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广泛项目。2007年,迪卡普里奥带来自己担任制作的环保题材纪录片《第11小时》,通过对多名与地球生态学有关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人物的访问,揭示了气候异常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机。2010年,他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携手发起『拯救野生虎』的活动。
扬恩·亚瑟
扬恩·亚瑟,法国著名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他专门从事空中摄影已超过30年,极具声望。2009年,扬恩导演并拍摄了影片《家园》,并于当年的世界环境日首映,呼吁人类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担任该片制片。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得克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的工业城镇⋯⋯拍摄组走访了50个国家,并进行大量航空拍摄。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供/图)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提供/图)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提供/图)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徐冰工作室提供/图)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