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前接到举报,我们会特别谨慎”

有纪检系统老领导总结:平时接到对干部问题的举报,80%确有其事;换届时接到的,80%不实。一位湖南省纪委官员说,“换届前接到举报,我们都会特别谨慎,以免被利用。”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地方党委换届观察】

换届年向来是官员腐败违规行为高发期。尽管今年中央、地方政府对换届纪律三令五申,但踩高压线的官员仍不时出现——

有纪检系统老领导总结:平时接到对干部问题的举报,80%确有其事;换届时接到的,80%不实。一位湖南省纪委官员说,“换届前接到举报,我们都会特别谨慎,以免被利用。”

纪委要区别诽谤与正常举报,亦非易事。有时,“诽谤”并非纯粹捏造,而是虚虚实实;有时,正常举报信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准确。

云南省党委换届期间,两起针对官员的网络诽谤事件,在当地官场引起震动。

2011年11月8日,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公开向媒体通报,云南电视台某频道总监李瀛,因利用网络“恶意诽谤领导干部”被“双开”。此前半个月,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李恩阔,也因同样行为被云南省纪委公开通报,并被“双开”。他们的目标或为省级官员,或为州委书记。发帖的时机,都是省委换届考察的关键时刻。

换届年向来是官员腐败违规行为高发期。尽管今年中央、地方政府对换届纪律三令五申,但踩高压线的官员仍不时出现。在举报信、造谣等传统方式之外,网络成为了官员攻击对手的新型利器,而跑官、拉票等手段日益隐蔽。这让各地纪委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倍感棘手。如何减少换届中的“潜规则”,消除官员“暗战”的土壤,或许需要更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

换届期间,一些官员在公开竞争的同时,暗地里通过各种方式较劲。 (明镜/图)

云南省纪委高调查处

“完全没想到。”得知李瀛事件后,云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议论纷纷。李瀛是云南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在同事眼中“精明、擅长交际”。

根据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公开通报,李瀛用“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发帖。因对工作调整等不满,李瀛曾在2010年匿名向中央、省级部门举报电视台主要领导。此后,她又请人写成《云南省级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一文,于2011年9月8日发布在境外网站,两小时后被国内网站转载。文章点名云南省某领导、云南电视台领导,以及在云南文化单位等处工作的数位女性。

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瀛是在被举报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9)


回复

2011-12-27

换届前接到举报,我们会特别谨慎”

回复

2011-12-27

吃了负仔还薯(仇)仔,洒血不洒泪

2011-11-27

河北某市纪检干部李毅(应其要求,用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被查官员多半是因短信内容太露骨,引起了上级反感。 给大帝跪了

回复

2011-12-27

吃了负仔还薯(仇)仔,洒血不洒泪

2011-11-29

现在能有多少人相信政府呢??

回复

2011-12-27

吃了负仔还薯(仇)仔,洒血不洒泪

回复

2011-12-01

已阅

回复

2011-12-01

别人演戏,我只看。可惜换届选举这出戏,我从来没有机会当过观众。

回复

2011-11-30

在当今的官场,只有傻瓜才会清廉做官.

回复

2011-11-30

存在即是合理。。。

回复

2011-11-30

我们老百姓知道啥,顶多是门外汉,不懂还以为是看热闹。官场有官场的斗法,无论谁上,我们最关心是谁能为我们老百姓做事!

回复

2011-11-29

看看台湾。起码竞选非常透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主竞选,老百姓投票,这才是王道

回复

2011-11-29

谈何容易,“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路径跟“大同社会”一样是画饼充饥,人的本质追究于价值观,人的价值观取决于社会的趋向,人人以“位高权重”为荣,不计道德,不惜手段,已是熟视无睹,更甚者杀人残命的都有,到底是权利的机制的问题还是什么,确实仍需思度。

回复

2011-11-29

.

回复

2011-11-29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光伏产业之争,感觉很有意思! 照常理来说中国和美国关于这项产业应该是合作的,起码的争不起来的,但现在看来,合作应该还是有的。但我想,打架这种事以后或许会更多!

回复

2011-11-29

现在能有多少人相信政府呢??

回复

2011-11-28

让热衷权钱交易的人纠结去吧。

回复

2011-11-28

其实也正常,当党内正常监督机制无用时,自然想到迂回前进的道路,任命前的民主评议基本属于无效谈话,真有意见的人是不敢谈的,谁都知道,这边刚说完那边当事人立马就知道了,也就造成了没人敢说真话、实话

回复

2011-11-27

看了这篇文章,会对中国官场有了个大体了解.....

回复

2011-11-27

河北某市纪检干部李毅(应其要求,用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被查官员多半是因短信内容太露骨,引起了上级反感。 给大帝跪了

回复

2011-11-27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帝景豪苑小区500多户业主所购商品房成为烂尾房,业主上访数次无果的事情,当地政府这时候,根本没花什么心思在这事上.就连投递到所谓的市长信箱的邮件,这些天都没有回音了.政府这时候的头等大事,就是在换届保位,而不是民生疾苦.而所换上换下的代表们,官员们,有多少是真正在代表老百姓呢.业主们天天的焦急等待,天天在向银行缴钱却不知道自已所购的房子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有复工修建的迹象,不知道房子什么时候才能接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当地政府面对500多户业主的跪求,只是反复的敷衍说只能协调,正在协调,近一年无进展.谁知道,换届之后,新任的领导们会关注到他们吗,又会不会说上届的事不太了解,要再调查调查研究研究呢.

回复

2011-11-27

恰恰是在换届选举的当口,就是政治的当口,很多官员根本不再放任何心思在民生上,全心思在选举上,因为,这些是关系他的生和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