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关锁煤

为了保证本省经济增长,让所有电厂吃饱肚子,贵州开始通过“软封关”措施——二次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控制电煤外流。

责任编辑:曹海东 何海宁 实习生 赵振江 张馨苑

煤矿“无精打采”,电厂“无米下锅”

为了保证本省经济增长,让所有电厂吃饱肚子,贵州开始通过“软封关”措施——二次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控制电煤外流。 

层层关卡 留煤在黔

用锤子敲了敲煤车车厢,听了听声音,然后用一根细长的铁棍从车厢顶部戳下去,“阳长煤炭验票站”的工作人员机械式地大喊一声:“过!”

26岁的煤车司机田师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他立刻拿着一张小卡片在验票站窗口刷卡,随之领到一张“贵州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专用票据”的单子,以及一张“放行单”。

这是2011年11月20日田师傅遇到的第一道煤炭关卡。

“阳长煤炭验票站”是贵州省煤炭重镇纳雍控制电煤外流的最重要的关卡。如果电煤从此关卡出去,就意味着电煤“外流”。

煤炭封关后,贵州出省货物冷冷清清。 (南方周末记者 袁瑛/图)

自今年7月以来,贵州遭遇了严重的旱灾,水电发电难以保证,目前,电力供应几乎完全依靠火电。

让贵州省揪心的不止于此。今年四季度以来,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出现严重电荒,这些省份纷纷将目光瞄准了贵州这个西南煤海。如何保证本省经济增长,如何控制电煤外流至省外,成了贵州最大的政治任务。

收取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成了贵州省最急迫的选择。

对煤炭收取价格调节基金,是贵州自2004年以来就实施的旨在提高煤矿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措施,直到2011年10月以前,所征收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从每吨50元至100元不等。

然而,这种举措依然无法解决电厂“无煤可买”,煤矿“无煤可卖”。为此,贵州曾一度采取“硬封关”政策,即在各出县、出省的车站、路口设置关卡,禁止煤车外运电煤。

此项“硬封关&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1-11-30

现在的政策不好办煤矿,政策变化太快了。支持谭正义,大家都要像他学习。实话,说的太好了 。

回复

2011-11-27

哎,还有的亏咯!

回复

2011-11-27

煤价与铁价上涨趋势相仿,火电装机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钢铁业等高耗能、高耗煤产业低层次重复投资过度,产能增长过快?

回复

2011-11-27

煤价如此之高,其涉及大量的利益,炒作比较多

回复

2011-11-26

q

回复

2011-11-26

市场竞争就是一句空话

回复

2011-11-26

产煤大国,煤价却惊人的贵,从澳大利亚加关税进口也没这么贵。

回复

2011-11-25

贵州不这样,只能沦为发达地区殖民地

兰陵笑笑生
回复

兰陵笑笑生

2011-11-25

治政者,不能看一个行业短期的效应和兴衰,栗战书初到贵州当然要为贵州做点事,同时也要尽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道路,煤炭这个行业已经饱受争议了,需要亟时改革了,大体上我是支持这样做的。

回复

2011-11-25

总结经验:都是保密工作做不好,今后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