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城”——非洲人寻梦中国

他们从不向中国的银行申请帐户,也鲜有人会买羊城通,尽管公交车是他们主要的代步工具。广州的非洲人如果在一夜间蒸发,几乎不会在“巧克力城”和这座城市留下痕迹

■“到中国去吧!尼日利亚用石油换外汇,中国人买下它来打造天堂!”
■“我才不在乎你们中国人怎么看我们。我们来到中国,只是为了赚钱,然后回家盖房子!”
■“我女儿问我在中国看到了什么。我回答,牛仔裤和黑人!”
■“没想到中国的女人比男人厉害,你们居然可以不做家务、不生孩子或只生一个孩子!”
■“我喜欢中国,我想在这儿呆下去,能呆多久是多久!”
■“这次,你做完采访后,我们还会是朋友吗?”

 

 

2003年以来,随着中非贸易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非洲人站到了广州街头。 本报记者 王轶庶/图

 

 

  在广州,一片以洪桥为中心,半径约10公里的地带,被出租车司机称为“巧克力城”。
  每天中午十二点以后,“巧克力城”开始活跃。数万名黑人像是突然从地底冒出来一般,三三两两,拎着几只超大黑色塑料袋,或背个双肩包,挑拣着来自广州周边上千家小工厂,被中国人称为“尾货”的牛仔裤、杂牌电视机、组装手机。
  万里之外的非洲,有近50个需求旺盛的国家正张开双臂,一件不余地接受、迅速消化掉这些本国生产不出的日用消费品。
  据中国官方统计,2003年以后,中非贸易的热潮中,赴广州的非洲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

 

诱惑 “到中国去吧!”
领到姗姗来迟的签证时,那个一直在骂骂咧咧的伙计,终于安静下来,在护照上狠狠亲了一口。

 

  黑人Clem像一条怎么也抓不着的泥鳅,在飞速穿梭的车马中灵活穿行。看到南方周末记者犹豫半天,最终从附近的人行天桥走过来后,他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说,“抱歉,我还没有形成走红绿灯和人行天桥的习惯。”当被提醒“广州治安不好,注意背包”时,他惊奇地瞪圆了眼睛,“你在开玩笑么?这里的治安太好不过了!”
    25岁的Clem来自尼日利亚。此前,拉各斯——尼日利亚最繁华的都市——被他视为天堂。到广州后,他觉得他才站在了天堂的入口,中国才是真正的天堂。
    他不停向记者介绍,拉各斯的公交车很多没了车门,逢高峰期,一些乘客就挂在车外面;拉各斯的道路基本没有红绿灯,只有在主干道上才会站着两个警察;拉各斯没有那么多小汽车,满大街横冲直撞的全是从中国进口的摩托车……
    如果没来中国,Clem会继续经营他的汽车部件批零店,将合作伙伴从中国批回的轮胎、方向盘、座椅,以高于进价几倍甚至十倍的价格卖出。每次去接货,他总会碰到许多服装店、皮革店、首饰店或日杂店老板,一同等待着来自中国的包裹。每当看见夹着公文包、西装笔挺的中国人路过,有人就会吹起口哨,“瞧,我们从他们国家买的尽是些便宜的玩意,他们却从尼日利亚运走了值钱的石油!”
    大约五年前,中国石油公司与中国商人大规模涌入非洲,这让不少本土人觉得,中国在抢夺他们的资源与饭碗。而从压路机到牙膏,无处不在的“Made in China”,又刺激着他们对中国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we
回复

we

2020-03-02

联合国主力是欧洲,宣传上的是非洲,你可以查资料

2008-01-25

我还是很喜欢非洲兄弟的,帮助我们很多阿,联合国就是被他们给抬进去的,我们要感谢他们,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面貌

回复

2008-05-04

这篇文章没能以一个正常广州人民的视角写文章,而是隐晦地“赞许”来中国的尼格罗(negro)以显示广州的“开放”。下面我想站在一个正常广州人的角度说两句: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黑佬多就麻烦就多,荷兰1975年才开始大量涌入非洲裔苏里南人,现在阿姆斯特丹却不再是一个荷兰本地人为主体的城市,我不想也决不容忍广州成为下一个阿姆斯特丹。   广州洪桥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黑佬聚集区(ghetto),和世界其他地方的 ghetto 一样,本地居民一般没人愿意呆在那儿,为什么?治安差、卫生差。   文中说道出租车司机很多不愿意搭载黑佬,为什么?因为懒得跟黑佬鬼扯计价器打出来的价格浪费时间,车上还留一大股臭味。 下面请看看文中的这段文字:   在一个摊位上,Cote听说他看中的裤子要20元钱一条,猛地将裤子砸到摊主头上,愤愤地责问,“怎么那么贵?!”然后拂袖而去。 这便是广州大多数(对,大多数)黑佬的真实写照,他们无文化无教养见了中国女孩就吹口哨,居然还有极少不了解黑佬品质或者说一些不怎么用大脑思考的中国女孩跟黑佬在一起。广州政府必须拿出政策应对黑佬的涌入,这决不是开放的象征,这是引火烧身。

回复

2008-04-21

缤纷的 世界里 欢笑有我有你 无论何时何地 不同的颜色融合在一起 这感觉 没有距离 我们在一起 温暖的心 未来每一天我们会更珍惜 爱让我们在一起

回复

2008-04-05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感觉还有些满足感啊! 偶尔一下还可以,切不可以长久!!!

回复

2008-03-25

我们学校也来了很多的非洲人,虽然经受着异样的眼光,但是却能表现得非常的自信 自尊 无拘无束,依然是谈笑风生的在路上,非洲民族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致远到异乡的中国人,多向老黑们学学,要把中国人的品格给活出来!

回复

2008-03-24

天津有很多大学来了一批加纳的留学生,真不好相处,喜欢问人要礼物,平时总是斤斤计较,跟他们说话能折磨死人,但是总是认为自己很聪明,但是通常说话不算数

回复

2008-01-29

其实,我们看不惯一类人不是因为他们是这类人,而是因为这类人总有我们看不惯的生活方式。入乡随俗这个词很好。

回复

2008-01-25

广州的治安果然是比非洲要好那么一点点啊

回复

2008-01-25

开放的中国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无论他们是何种肤色。

回复

2008-01-25

非洲人受过的苦难远比我们多,对非洲兄弟我们还是有情意的,我们发展了,这些也应该帮帮他们了。

回复

2008-01-25

我还是很喜欢非洲兄弟的,帮助我们很多阿,联合国就是被他们给抬进去的,我们要感谢他们,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