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黄白】双倍优胜,穷得坦荡荡

如果莉能穷得坦荡一些,将精力集中在学业的twice as good,而不是因数学差,几乎被退学,或许,这朵花早在中学时代就嫣然开放了。

责任编辑:蔡军剑

穷得坦荡荡,做人如花怒放

刚到美国时,觉得很奇怪:美国人讲话怎么那么小心翼翼?黑人永远正确,女人永远正确,穷人永远正确,这三大“政治正确”,似乎是不可违犯的天条。19世纪小说里描写的他们的祖先,不是这样的嘛。那时的美国人,脑筋很粗放,哪来这么多心思?

某次参观黑人区小学,见到学生在唱一首歌,《黑人是美丽的》。校长介绍说:他们每天早上都会唱一遍,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对儒家文化出身的敝人,这种想法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按我们祖先的传统,美丽根本不算回事。传说中,诸葛亮的太太丑得很呢。

后来,读到美国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的传记《双倍优胜》(Twice As Good)。 赖斯父亲曾经告诫她:对于种族歧视,Don‘t deny it, but don’t be defined by it. Be twice as good, an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3)


回复

2013-08-20

后面那个单词是defined,不是denied

2011-11-07

Dont't be denied by it 译成不要被它 否定 会不会更好点?

回复

2011-12-08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回复

2011-11-11

难,说空话而已。。

回复

2011-11-07

公平的社会成就公义的人情 畸形的社会滋长变态的人心

回复

2011-11-07

Dont't be denied by it 译成不要被它 否定 会不会更好点?

回复

2011-11-06

我们简直就是这个地球上逆来顺受的典范,抱怨乃是我们唯一的反抗。你还想我们多喝一点“心灵的鸡汤”?

2011-11-02

说到拼爹,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句,就是真正拼爹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你要是没有一个红五类的爹,你就完了,死定了,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只能说是部分拼爹时代,有什么样的爹毕竟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还要看自己的本领如何。与其抱怨自己的爹不行,还不如发愤提高自己,也来个twice as good。我觉得现在抱怨太多,埋头苦干的太少。梦想一踏入社会就舒舒服服的太多,而准备吃苦的太少。

回复

2011-11-06

还是祥林嫂好!

回复

2011-11-06

感同身受...

2011-10-30

贫穷可耻,可耻的东西是不能示人的,是需要遮掩的隐私。因此玛蒂尔德为了条假项链熬成了婆,马加爵产生了那么强烈的心理障碍。不能怪他们虚荣,不能怪他们变态,社会价值观的无形压力害了他们。 穷得坦荡些,需要强大的内心,强大到足以抵抗外在的压力。这样的要求,对于渺小的个人似乎太高了。

回复

2011-11-05

乡巴佬也有点大的未来 难道你爷爷不是乡巴佬

回复

2011-11-04

坐着说话腿不酸

回复

2011-11-03

上周怎么关闭了评论呢? 据说美国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心里干预,怎么没有注意到丽特尔的变化呢?

回复

2011-11-03

2011-10-30

贫穷可耻,可耻的东西是不能示人的,是需要遮掩的隐私。因此玛蒂尔德为了条假项链熬成了婆,马加爵产生了那么强烈的心理障碍。不能怪他们虚荣,不能怪他们变态,社会价值观的无形压力害了他们。 穷得坦荡些,需要强大的内心,强大到足以抵抗外在的压力。这样的要求,对于渺小的个人似乎太高了。

回复

2011-11-03

唉,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2011-11-02

说到拼爹,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句,就是真正拼爹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你要是没有一个红五类的爹,你就完了,死定了,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只能说是部分拼爹时代,有什么样的爹毕竟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还要看自己的本领如何。与其抱怨自己的爹不行,还不如发愤提高自己,也来个twice as good。我觉得现在抱怨太多,埋头苦干的太少。梦想一踏入社会就舒舒服服的太多,而准备吃苦的太少。

2011-10-29

中国没有种族歧视,但中国也不会有赖斯替代温总理,中国是拼爹、拼无耻的时代,赖斯在中国靠他爹的关系活动到宗教局当公务员倒是可以,嘿嘿。

回复

2011-11-02

作者稀里哗啦潇洒地写下此文,穷得坦荡自然是个不错讨巧的观点,但是故事都从书中来,作者是否穷过?比如的例子,都显得那么不贴切,不实在,没有生活的影子,更像是读了几个故事,忽然想到一个可喜的观点,拉出来便臭成一文了...

回复

2011-11-02

回复

2011-11-01

楼主是想说对于劣势的观念问题,又想以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国度做比较。但是,没有梳理清楚。把我这乡巴佬给晕的······

回复

2011-10-30

贫穷可耻,可耻的东西是不能示人的,是需要遮掩的隐私。因此玛蒂尔德为了条假项链熬成了婆,马加爵产生了那么强烈的心理障碍。不能怪他们虚荣,不能怪他们变态,社会价值观的无形压力害了他们。 穷得坦荡些,需要强大的内心,强大到足以抵抗外在的压力。这样的要求,对于渺小的个人似乎太高了。

回复

2011-10-30

读先生的文章,每次认识都有长进。

回复

2011-10-30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莉近似于前者,丽特尔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