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诺贝尔奖•物理学】意料之外的宇宙

随着两个团队分别发表自己独立的研究结果,“宇宙在加速膨胀”成了为1998年最大的科学突破。天文学家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暗能量”的概念。正是在暗能量的驱动下,宇宙出现了加速膨胀。

责任编辑:朱力远 实习生 杨海泉

观测结果给出了相反的结论:宇宙膨胀并没有减速,而是在加速。

宇宙学家们早就知道索尔·保穆特(Saul Perlmutter)要获诺贝尔奖,至于是哪一年的10月,只是个时间问题。在他做出那项重要发现10周年之际的2008年,《科学美国人》杂志曾问他是否每到十月份就会激动起来,他回答说:“人们可以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来期待诺奖,这不是一个很健康的心理状态。”

事实证明,保穆特并不需要期待一辈子,他的诺贝尔奖来得还算比较快。2011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保穆特,以及他的竞争对手布里安·施密特(Brian P. Schmidt)和亚当·里斯(Adam G. Riess)。他们的获奖工作是“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1998年,保穆特的团队和施密特的团队分别独立宣称发现宇宙加速膨胀。据同行讲,他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为究竟是谁率先做出了这项发现而争执不下。2008年,在一次暗物质研究的国际会议上,先是保穆特团队的一位老先生上台说,保穆特早就在自己大学的讲座里提到了这项发现。而施密特团队的人则上台反驳,称保穆特那番讲座只不过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在说明实际的观测结果。甚至,阵营之中还有人在自己撰写的科普书中暗暗嘲讽对方。

“现在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的争执大概也就了结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组首席科学家陈学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1-10-21

只领悟到一点:在我国不具备进行可能获诺奖的研究,硬环境条件不足,软环境更不支持,此生空余恨,更待改革日....

回复

2011-10-20

人类的所知的世界非常有限,但是现在人类缺乏对世界和自然的敬畏之心。现代科学的发展不能说不迅速,但在过去一年年里,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除了无限的自负,还增长了什么?现代科学带来的后果是人们用一种单一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除此之外的神秘主义、宗教等,均只是天方夜谭。我们真的有那么强大吗?平衡宇宙就不能存在?有形物质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方式?我们现在的贪婪和挥霍所带来的恶果只有现在能观察到的这些而已吗?

回复

2011-10-18

一直觉得天体物理与哲学是相通的,,也都一直让我沉迷,,从未去体验无聊的生活,也是因为不想浪费时间。。似乎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去解答。。。虽然不专业,但每每见此,总是欣喜若狂!!

回复

2011-10-18

不感兴趣,说假的我也听不出来

回复

2011-10-18

并不存在的错误部分,第三段最后句“发现宇宙膨胀正在减速”,不是加速吗?

回复

2011-10-18

他后来接掌这个项目的时候,正是它最让人黯然的时期,当时他们一颗超新星都没有发现。但是美国的资助机构却继续给了他们经费,支持这项看上去毫无成果可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