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放松版”限购令朝令夕改

虽然佛山的宽松版限购令被连夜喊停,不过,安徽省马鞍山等城市已经开始尝试低调的“松绑”。

这是一出“朝令夕改的完美案例”。

10月11日23点24分,广东省佛山市住建局发布公告,暂缓执行当天上午公布的有关放宽住房限购的通知。公告表示,暂缓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并综合评估政策影响“。

当日上午,该局发出通知称,从10月12日起放松对四类人的限购。其中,符合人才引进政策的非佛山市户籍人员,购房时可不受个人所得税证明以及社保证明的限制;已办理房地产权证超过5年(含)的住房产权转移,不纳入限购范围;,当地户籍居民家庭在现行限购政策和住房套数的基础上,允许增购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

佛山因此被视为全国首个公开宣布放宽限购的城市。此举立刻引发舆论热议,“年关将近,佛山政府hold不住了”。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佛山市出台此项新政策有救市的意味——习惯了土地财政带来的大笔收入,楼市惨淡让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不断缩水,而建设保障房又迫切需要真金白银,不得已下,限购令在某种程度上被迫放松。

“佛山放松限购的意义重大,因为这标志着限购政策正在经历由紧到松的拐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在其博客中表示。政策放松,一般都是“自下而上”式的,也即先是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放松,然后才是在某个节点上,中央出台统一的松绑政策。

正当人们纷纷猜想下一个限购令放松的城市会是谁,11日深夜23点24分,佛山市住建局又发出通知称,暂缓执行楼市限购”有限放松“,并配发了新闻稿对此予以解释。

《东方早报》援引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抓落实”的原则,佛山此次修订政策肯定是经市政府批准的,也应该是经省政府同意的。“不排除一些城市从地方政府利益出发,修订之前的限购政策。”

顾云昌说,目前佛山市房地产下行趋势明显,如果继续之前的政策,会对当地经济、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影响,这应该是佛山一度有意出台“新政”的原因。

佛山市住建局11晚提供的新闻稿显示,经过半年的调控,佛山市住房均价从3月8756.13元/平方米的历史高位回落至9月8237.08元/平方米的位置,最大降幅达6%。同时,成交量遭到腰斩,从第一季度月平均87万平方米调整回落至目前月平均40万平方米。

虽然佛山的宽松版限购令被连夜喊停,不过,据杨红旭在其微博上透露,安徽省马鞍山等城市已经开始尝试低调的“松绑”。

据《安徽日报》报道,马鞍山市8月出台了《进一步加大住房供给鼓励合理消费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从8月20日起,马鞍山有两类购房者可享受市财政给予所纳契税100%的补助: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含二手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具有大本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资格的个人或家庭,在市区内购买普通商品住房(不含二手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

此外,2011年4、5月间,海口、大连两城市也传出限购令放松传闻。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4月20日,海口市市长冀文林曾经表示:“充分利用国务院给予海南的优惠政策,按照限价不限购的原则,积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但很快海口市建设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戴开权就澄清,海口不会叫停“限购令”。6月初,媒体曾爆出大连二套房认定以“家庭”为单位改为以“个人”为单位,但很快也遭到大连官方否认。

“叫停与否,并不重要,地方政府的心态摆在那。”杨红旭对佛山此次短命的放松版限购令表示。

更能反映地方政府心态的或许是二三线城市”限购令“的推进情况。

本网此前报道,8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5个建议限购标准,要求符合其中2个标准以上的二三线城市按照规定实施限购政策。

不过,截至目前,仅有浙江的台州、衢州两市跟进此次的“限购令”扩容。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1-10-14

财政要完成任务,限购令成了地方政府的绊脚石。

回复

2011-10-13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大局的控制在于中央,但是地方常年房地产带来的利益毕竟太大.

回复

2011-10-13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中小投资者很难捕捉个股消息. 风险在哪,调整在哪,现在的行情又适合怎样的操作? 与其去冒险,闯进变幻莫测的股市,为何不给彼此一个信任的空间。 在线投资顾问【 腾--xun:】:-1-2-9-0-5-4-5-5-6-9- 合作方式: 1.资金及股票账号你自己掌控; 2.我们负责通知你准确的买卖时机和价格; 3.一般1~9个交易盈利5%~20%左右; 4.不用先付费,等你盈利后再结算; 5.最低合作资金5万以上。

回复

2011-10-12

山高皇帝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回复

2011-10-12

问题出在中央,谁有权谁利大,象油价,这难道也是地方政府的原因,谁都要钱嘛

回复

2011-10-12

中央调控的不是房价, 而是百姓的情绪. 现阶段, 地方官员的政绩, 更多地和GDP挂钩. 这个虽然粗糙, 但容易操作, 计量成本低. 房地产能拖动地方经济, 美化GDP表, 还能批地皮批项目捞钱. 这是官员们升官发财的原始冲动, 无论怎么都压不住的.. 这一点, 中央当然看得很清楚. 所以, 房价升得太离谱, 老百姓就呱呱叫了, 中央就出台政策打压, 地方政府就休息一段时间. 过了风头, 地方熬不住了, 就八仙过海地放水, 中央知道下面欲火焚身, 也就一眼开一眼闭.. 要是硬整, 啥行业能搞不定??? 但是把地方官都整垮了, 做官不来油水, 那谁还愿意做官啊?? 下面谁来干活啊?? 老朱搞分税制, 对国家的团结来说, 意义深远. 保证了中央财政的优势地位, 利于中央集权. 反正那些赋税, 放到地方上, 也不过是养肥各级官吏而已, 还不如先收到中央, 再统筹分配.

回复

2011-10-12

房地产对地方经济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但政府不应仅仅关注GDP的增长,更应关注民生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加大对经适房和保障房建设才是硬道理。既然中央都已经提出可以适当放缓GDP增长速度,而且北京上年也以全国倒数第一的增速做了表率,各地为什么不敢也效仿一下呢?

回复

2011-10-12

地方政府渴得不行了. 中央只管吆喝, 税却照拿走, 下面的地方得养多少张嘴巴?? 千里做官为求财, 没油水, 当然呱呱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