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东方不亮西方亮?
中国本土车商今年在国内市场丢盔卸甲,却在巴西、俄罗斯等海外市场斩获颇丰。不过,这根海外“救命稻草”也并不牢固。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黄超
中国本土车商今年在国内市场丢盔卸甲,却在巴西、俄罗斯等海外市场斩获颇丰。不过,这根海外“救命稻草”也并不牢固。
连云港码头,千辆奇瑞轿车正等待出口至俄罗斯. (CFP/图)
2011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车商在国内市场遇到了大麻烦——在外资车商的蚕食下,其整体市场占有率7月就跌破了四成,8月再跌至37.2%。
但在海外市场,本土车商却表现优异,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出口增量已经占到国产汽车增量的半壁江山。
这是否意味着,海外市场将成为中国本土车商的救命稻草?而剧增的出口量究竟是从何而来?
抓住海外的“救命稻草”
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地区是否增加?没有。
汽车出口企业数量呢?也没有大变化。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杨爱国,一边实时核对他电脑上的数据,一边回答南方周末记者的询问。该协会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整车出口是46.49万辆,同比上升53%;其中乘用车是25.3万辆,同比增幅更是高达75%以上。
杨爱国的解释是,出口增量来自海外部分市场的启动。譬如,进口中国汽车排名第一位的巴西,1-7月共进口了6.99万辆,与去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