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诉讼?——同仁医院砍医案背后的沉重问号

医疗纠纷诉讼往往造成“双输”,使得医患双方对法律均失去信心;若不深刻检讨中国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顽疾,悲剧或将难以避免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苏永通

医疗纠纷诉讼往往造成“双输”,使得医患双方对法律均失去信心;若不深刻检讨中国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顽疾,悲剧或将难以避免再次发生。

2011年9月26日,在女医生徐文被砍伤11天后,北京同仁医院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称针对该案组建了一支以知名律师高子程为首的七人“法律工作组”,处理相关控诉与维权事务,以“惩治邪恶,维护公正与正义”。

“公正与正义”也曾是砍人者王宝洺所追求。5年前,这位小有名气的北京书画家在同仁医院做了一次喉癌手术,后来失去说话能力。王认为该后果系由同仁医院的首次手术造成,并于2008年8月将同仁医院告上法庭。

三年来,该案久拖不决,王宝洺最终失去耐心。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案仅限道德谴责或刑罚追究,而不深刻检讨中国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顽疾,悲剧或将继续发生。

负责审理此案的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以“案件在审理中”为由拒绝接受采访。同仁医院宣传中心主任李新萍拒绝回答关于王宝洺治疗情况的相关问题,称王宝洺案是一起典型的刑事案件,“不要往医疗纠纷上扯”。

解决医疗纠纷这一痼疾,法律途径不畅,正在兴起的第三方专业调解机构能否破题? (许丛军/东方IC/图)

官司“心病”

据妻子龚美华介绍,案发当天,王宝洺并未有任何“反常”迹象,中午吃完饭后不久,打了个电话,便一个人出去。

在2007年做了全喉切除术后,王宝洺便不能讲话,后来学了“食道发声”,勉强能与人交流,但需要借助妻子翻译。手术后,原本性格开朗的王宝洺不愿见人,平时多窝在家写字,偶有外出也多由龚美华相陪。9月15日这天,龚因崴了脚在家休息,结果偏偏出事。

后经证实,王宝洺当天的电话打给了律师杨春香,让杨问一下法官案子进展。杨是他聘请的第二位律师。

自2008年月8月法院立案之后,案子在朝阳、东城二法院已分别开庭数次,但医患双方均纠缠于病历真假,尚未进行实质性审理。

龚美华说,三年来,家人一直努力让王宝洺淡忘此事。王也一度试图将精力调整到写字、出书方面,他曾自嘲为“半哑书法家”,将自己的遭遇解释为是老天赐予的磨难,“仍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回报社会,支持医改,弘扬正义”。

所谓“弘扬正义”,事后证实恰为一个死结。龚美华说,丈夫最听不得、最忘不得的就是官司,不管情绪多好,一提起官司来就唉声叹气。

据《新世纪》周刊报道,律师后来给王宝洺回电话,说法官传话,如果着急,“让他自己来找我”。王宝洺说了句“你费心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