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帝国

欣欣向荣、乱象丛生、无法无天:这三个词正可精确形容目前的文物字画收藏市场。而支撑这个繁荣并必将更加繁荣的市场,正是已高度成熟的制假、造势、拍假、假鉴、护假完整链条。在热钱汹涌、全民痴狂的背景下,“流通”是第一位,“真假”永远排在最后。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徐丽

欣欣向荣、乱象丛生、无法无天:这三个词正可精确形容目前的文物字画收藏市场。而支撑这个繁荣并必将更加繁荣的市场,正是已高度成熟的制假、造势、拍假、假鉴、护假完整链条。在热钱汹涌、全民痴狂的背景下,“流通”是第一位,“真假”永远排在最后。 

假货把中国艺术品交易抬到了空前繁荣的高度,也逼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研究者估计,市场上真品和赝品的比例大概是二比八。 (张文魁/CFP/图)

2011年9月中旬,包括杨松林(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陈承齐(河北省美协副主席)、秦明(加拿大籍油画家)在内的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1982-1984)的十名当年同学,从世界各地致函南方周末声明: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七千多万元人民币拍出的徐悲鸿名为《人体 蒋碧微女士》的油画,系他们班当时一名同学的课堂习作。

十位画家在公开信中回忆了当年他们上课时的细节。这幅拍出七千多万的课堂作业,诞生于美院U型楼西北角楼上的大天光教室。“当时的指导老师是韦启美、戴泽等先生。我们当时都想学一学靳尚谊先生指导的第一画室的古典写实画风,所以这一张习作大家都是画得很接近于写生对象,彼此之间也十分相似。这便是为什么我们第一眼从网上见到这幅图像,马上可以断定为是自己同学的作品。”

随后,包括陈丹青、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徐唯辛在内的艺术家,均明确否定了这幅“徐悲鸿的作品”。

把一幅被业内普遍认为“水平不高的”、27年前的普通美院学生的课堂习作,拍至七千万高价的2010年,被牟建平、吴树等国内知名艺术市场研究者称作中国艺术市场的“资本元年”。

“狼来了,中国传统收藏的时代,在这一年宣告结束。”研究、调查中国收藏品市场多年,著有《中国文物黑皮书》等书的收藏研究者吴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社会热钱以及通胀预期的巨大压力下,2011年的艺术品春季拍卖会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国内几大艺术品拍卖行中,保利迫近62亿元,嘉德超过53亿元,瀚海将近25亿元,匡时超过20亿元。

在成交额的步步增高背后,是充斥赝品争议丑闻不断的步步惊心。在“徐悲鸿习作”被指为赝品之前,刚刚爆出“金缕玉衣”造假风波,一个商人找来一堆玉片请人串成衣服,接着就被一群中国最权威的文物专家们鉴定为价值24亿的文物;而2011年6月,一幅被广泛质疑的《松柏高立图》,以齐白石画作的名义拍出4.25亿天价,如此高价的重要理由是:这是齐白石为蒋介石的贺寿之作。

圈内的多名从业者、研究者,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的文物字画拍卖市场,可以用“乱象丛生”(吴树语)、“无法无天”(牟建平语)两个词精确形容。而支撑这个繁荣并且在未来必将更加繁荣的市场,正是已高度成熟的制假(制造赝品)、造势(宣传炒作)、拍假(拍卖赝品)、假鉴(出具虚假鉴定书)、护假(为赝品辩护)完整链条。

造假者都会被逼到破产

真正的“造假者”抢救和延续了文物、艺术品的生命;但劣币驱逐良币,有责任感的“造假者”纷纷破产。

2011 嘉德春拍是中国收藏市场热度空前的证明。总成 交53.23亿,两件过亿,85件过千万。其中四个世界纪录:《松柏高立图》4.255亿创近现代书画纪录;陈逸飞《山地风》8165万创中国油画纪录; 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4830万创中国古籍纪录;“明逾满月”跑兽镜897万创铜镜纪录。 (CFP/图)

链条的第一环节,无疑当是文物的造假者。

目前最有名的造假者,是商人谢根荣和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牛福忠。2002年,前者找来一堆玉片,请后者串成了“金缕玉衣”。这堆东西,后来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1-11-24

赝品帝国 内靠贪官 外靠土匪

回复

2011-11-19

赝品帝国

回复

2011-10-06

"山寨"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

回复

2011-10-02

中国。。。我感到失望

回复

2011-10-01

艺术市场水很深,搞收藏得慎重.媒体提石鲁挺多,以前看过几个,据说不是农民开石鲁画展,农民开始并不知道它的价值,书画市场那时没那么火石鲁画市场上交易也没记录的价值,社会认可与知道的并不多,是购买的官员,是书画爱好者,还是书画会员,稍微懂一点,想建石鲁艺术馆,发现后从农民手里购买下来,拿给王朝闻杨仁忾魏启后等大家瞧.展览见报后,石鲁画价值直线飙升.公安审讯造假农民与一千幅假画的细节交代,开始卖的画没造假,媒体报道后,社会找到他们买的多了,没想到这么值钱,几个农民就动了歪脑筋又伪造了一千多幅,仿上名人题字,流到市场.拍卖行见过很多伪造题字,包括多个名家题字出自一人之手..,好象这么回事,老百姓不明白不轻易介入,艺术市场水很深,搞收藏家底薄一次就亏惨了.

回复

2011-10-01

说到古玩字画的真伪问题,已由来已久,从宋朝说起也有千年以上,始终也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古玩字画市场的特殊性。查中国历代的官藏和私藏,没有不藏有赝品的。古玩字画的鉴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再有名的鉴定家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行内对买假了有句话说法,叫“交学费",也就是“花钱买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提高自己。当然,造假或以假充真骗人,以及鉴定家把假货说成真货骗人,都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为了避免买假,只能自己提高鉴定水平,或多找几位鉴定家(不要找伪鉴定家,现在伪鉴定家居多)鉴定,把好关,可避免买假货。

回复

2011-10-01

比起“放卫星”来,小巫见大巫。最大的造假获利——“北上抗x”。

回复

2011-10-01

谁是赝品的推波者?是那些戴着各种头衔的专家,是他们把赝品推到价位的高峰。

回复

2011-10-01

“郑州市原邙山区委书记冯刘成斥资四百多万元购买了多幅,作为贵重礼品行贿有关政要。” 看到这句话了么?

fengyitonghua
回复

fengyitonghua

2011-10-01

从某种方面讲还真是“劫富”了,就是没“济贫”,大概贪腐还真是最大的买家

回复

2011-10-01

不知为何,看到标题后,忽然泛起了一句电视还是电影的对白:这是在是太好了!!!

回复

2011-09-30

就是件真的艺术品又能值多少呢?几千万?上亿元?你信,我可不信!完全是人为抬高的。国画中的大写意,有的寥寥数笔就成功的作品,价值就那么高?我不排除这是真工夫及艺术造诣,但一个农民一年的辛勤汗水又值多少?没吃没喝的时候,你一百件文物精品又有何用?........

回复

2011-09-30

上世纪80——90年代全国著名书法家陈无垢(草书大师),但其所写行楷斗方,因尺幅小,从未面世,至今不为书法界所知,故有学生灵机一动,以自己仿学书作冒充原创收入个人书法专集,这真可谓别出机杼的赝品也!

回复

2011-09-30

曾经看过一本日本形容他们泡沫经济时代破灭之前的小说,就有“艺术品”以高得离谱的价格抵押给银行贷款的情节,有经验且为你好的老者会年轻人说,少在背后论人是非,管好自己,最好多做好事,中国人的儒家思想把一切错误都捂起来了,直到问题积攒起来变质的爆发一次?看来不说出来是个错误,而说出来却是个灾祸?在自己这里看到后自认为是。

回复

2011-09-30

艺术品市场, 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很多假货的.. 这个是行业现象, 无可避免. 太暴利的地方, 就多假货.

回复

2011-09-30

这样一个市场还有许多人来参与,这些买了赝品的人活该!一是买者对艺术品没有欣赏能力,附庸风雅;二是绝大部分买者,个人觉得他们只是想投机转手。尽管国内的砖家很势利很水,但参与到只里面的买者也不见得非常无辜。

回复

2011-09-30

西方艺术家往往签约于画廊和工作室,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在自己所属的画廊或工作室有完整的记录 -------------------------- 这句话恐怕待考。别的国家的情况我不知道,但以法国而言,我们的一位老师,法国最大的当代画之一的负责人说过,他在这个行业数十年,几乎从未见过画家有和画廊签署正式合同。

回复

2011-09-30

造谣的人也出来辟谣了:“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饿死上千万人”。

回复

2011-09-30

人们全都疯了。他们看重的其实还是艺术品背后的钱。

回复

2011-09-30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